(資料圖)
之前一段時間,有關廣汽菲克即將解散的消息,引起了很多國內網友的關注,而廣汽菲克下轄的合資品牌,就是Jeep品牌,而Jeep品牌,也是廣汽菲克下轄的唯一品牌。廣汽菲克解散,也就意味著以后Jeep品牌在國內市場再也沒有國產車型,在國內市場存在了10年的合資品牌,即將走向終點……
日前,廣汽集團發布了7月份產銷量快報,其他內容沒有太大值得過分關注的地方,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廣汽菲克作為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已經“消失”在廣汽集團的產銷量快報上。其實從一個側面,也體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家合資品牌,已經事實上停止運營,從廣汽集團內部被剔除,接下來廣汽菲克面臨的,可能就是雙方母公司進行財務清算,也就是解決廣汽菲克解散后的未盡事宜。
當然廣汽菲克已經沒有“財產”可供雙方“瓜分”的了,截止2022年6月30日,廣汽菲克資產總額為76.57億元,負債總額為81.86億元,負債總量大于資產總額,也就是資不抵債,現在將廣汽菲克的所有資產足額變賣,也不夠償還債務。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廣汽菲克已經成為了一個空架子……
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廣汽菲克誕生,也就是Jeep品牌被引入國內生產,已是7年之前的事兒了。2015年,Jeep品牌被引入國內,并且先后國產了自由光(參數|詢價)、自由俠(參數|詢價)、大指揮官(參數|詢價)、指南者(參數|詢價)等車型,包括自由光和指南者在內的合資車型。在一段時間里,銷量還是很不錯,自由光的單月銷量一度達到了1萬輛左右,2016年,廣汽菲克銷量達到了17.99萬輛,月均銷量接近1.5萬輛,達到了廣汽菲克的銷量巔峰。
在這個時候,很多人認為這是廣汽菲克榮耀的開始,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是廣汽菲克最后的榮耀,自此之后,銷量一路下滑。2018年-2021年銷量分別為12.52萬輛、7.39萬輛、4.05萬輛、2.01萬輛,到了2021年,全年銷量僅為8991輛。而進入2022年上半年,廣汽菲克的單月產量、單月銷量,就在1輛、0輛之間來回“切換”了,廣汽菲克已經大勢已去,覆水難收了!
當然現在廣汽菲克已經在事實上解體,尋求原因已經沒有必要了。不過廣汽菲克的兩家母公司Stellantis集團和廣汽集團卻早已開始互相指責,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曾表示,廣汽菲克的合作破裂,主要是因為和當地合作伙伴的“信任崩塌”,以及出臺更有利于本土品牌發展的政策。言下之意就是說,廣汽集團只顧著發展自己旗下的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等品牌,忽視了對廣汽菲克發展的關注和投入。
而廣汽集團近期則表示,Stellantis集團不尊重國內用戶,是加劇雙方在合資問題糾紛的主要原因。
在我們看來,實際上,廣汽菲克的高光時刻,本質上還是因為2016年前后,國內汽車市場蓬勃發展,很多廠商因為大環境受益,Jeep品牌只是其中一家而已,而且因為之前幾年,Jeep品牌作為進口品牌,在國內積攢了很好的口碑,所以Jeep部分車型國產降價之后,很多消費者還是比較認可的。但是隨著國內汽車市場整體規模收縮,市場向優勢品牌靠攏,廣汽菲克便失去了高速發展的機會,而廣汽菲克并未引入牧馬人(參數|詢價)等關注度更高的車型,所以銷量持續下滑,新產品也缺乏吸引力。
而Stellantis集團指責廣汽集團只關注自家品牌,顯然也是無稽之談了,同樣是合資品牌,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豐田、廣汽本田不管是市場認可度還是銷量,都很優秀,何來厚此薄彼之說呢!本質上來講,合資品牌車型能否暢銷,最重要的還是產品要迎合國內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如果產品設定方面不接地氣或者進行自我審美,那么銷量不振,可就不能讓合資對象背鍋了。
總的來說,從當初合資公司建立時,雙方和和氣氣,共襄盛舉,到如今廣汽菲克事實“爛尾”,雙方互相潑臟水,前后差距,令人唏噓。當然最后還是苦了那些買了國產Jeep的車主們,隨著廠商解散,經銷商退網,以后車輛的維修保養,可能就沒人管了,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