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長安,煥新而來,160周年之后長安汽車準備怎么做

  • 發表于: 2022-12-29 17:43:37 來源:愛卡汽車網

隨著時代不斷向前發展,多個傳統行業都在發生巨變,譬如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加速向新能源轉型,眼下的2022年,已提前三年多的時間完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定下的2025年滲透率20%的目標。
據中汽協預測,預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會達到670萬輛,同比漲幅達到90.3%。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的增長,在這個市場愈發激烈的競爭中,“內卷”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汽車行業需要新的破局者,消費者需要更好的出行體驗。
誰會是破局者?答案,是長安汽車。
2022的技術創新,長安的“160分之1”


(資料圖片)

2022,是長安160周年,也是長安汽車發力電氣化新能源產品元年。38年造車歷史,全球14個生產基地、33個整車、發動機和變速器生產工廠,造就中國頭部標桿級車企。標桿的意義,在于其每每能憑借創新,完成突圍,帶領市場全新發展。在當前的智能電動時代里,隨著一個個新動作的落地,長安汽車的思維導圖,已經能被各界讀懂。
自 2017 年開啟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以來,長安汽車持續加快構建科技實力,全力推進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落地,積極進行轉型。這一次的轉型,圍繞著新能源、智能化兩大重點領域展開,對長安汽車乃至整個汽車行業,都是核心板塊。
2022年,長安汽車,又走在了汽車新時代的潮頭。

在這一年當中,長安汽車共推出了2大新能源品牌、6款產品;其中,Lumin定位10萬元以下的精品代步車,深藍品牌面向主流市場,提供20-25萬級別產品,阿維塔則是面向高端市場,提供30-40萬級中型SUV產品。這一年,長安汽車新能源產品已經覆蓋入門、中高端市場,而且在新能源技術上,也取得了更多突破。
新能源領域中,“電氣化技術”是任何一家汽車制造企業轉型的重要支柱。長安汽車憑借著多年來在電氣化領域中的技術積累與突破,在MPA、EPA、CHN、SDA四大品臺架構的基礎上,又實現了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控。
今年,除了發布全新數字品牌長安深藍之外,長安汽車還亮相了長安原力技術——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電驅。其中,原力智能增程也是長安十年磨一劍的技術,只為給用戶帶來最好的產品體驗。
不可否認,現在的汽車市場中,純電車型已經成為了汽車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也是業界普遍的共識。但,我們也不難發現,現階段純電產品依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續航里程、充電速度。

低能耗的新能源汽車駕駛起來夠節能、夠平順、夠靜謐,這些,是消費者最看重的產品點。而為了讓用戶不再有續航焦慮和充電煩惱,長安汽車想用戶之所想,創新推出原力智能增程。
原力智能增程在動力源方面,選擇采用深度阿特金森循環技術,這套技術的特點在于增加了發動機的做功沖程,這樣一來就能夠將燃料更充分地燃燒,同時長安汽車的設計師還在增程器內部對凸輪軸型線進行了加寬處理,延長進氣門的開啟時間,再利用進氣回流等創新技術,讓壓縮比達到12.5的高水平。
然后,工程師們還對增程器的體積進行了設計優化,例如超低流阻水道、超高功率密度設計,實現了小體積、大功率的高效能增程器。一方面其減重,對續航里程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小體積的設計,讓其能更好的融入到轎車產品當中;深藍SL03就是最好的例子,搭載了國內率先量產的轎車增程系統。

在傳動方面,增程器與發電機通過花鍵直連設計取消了中間的傳動機構,避免了傳動效率的損失,最終實現了高達96%的增程器效率。在CLTC工況下,這套動力總成系統的純電續航為200公里,增程模式綜合續航里程達到了1200公里,能實現1L汽油發電約3.3度;在饋電狀態下,油耗低至4.5L/100km的水平,實打實地節約了用戶的用車成本,還沒有續航焦慮。
這些,意味著什么?

如果,用戶最終選擇了擁有長安原力智能增程技術的產品,那么,用戶可以在城市短途出行中依靠純電的優勢,獲得低油耗的用車體驗;也能在長途駕駛時不用忌憚里程帶來的困擾,途中也無需找尋充電樁。
推出原力智能增程之后,長安汽車已形成燃油、混動、增程、純電、氫燃料等五大技術路線,為消費者構建起多元化的選擇。最重要的,長安汽車已經構建了純電+增程的兩個核心動力系統,這對于之后幾年新能源領域的第二階段尤為重要。

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經歷了從0到1的發展階段,從最初的“野蠻生長”到如今的精益求精,長安汽車能在當下保持蓬勃的企業姿態也是因為其在新能源技術層面有豐富的儲備。
接下來長安汽車要開始雙線并行,純電和插混(增程)均是未來新能源發展主線,根據長安汽車的目標,到2030年,長安品牌的新能源銷量將達210萬臺。在手握純電、插混兩種電動化技術的前提下,長安汽車產品線覆蓋包括轎車、SUV、MPV以及跨界車,車型級別也涵蓋A級到C級,從定位親民到高端定位均有涉及。
可見,長安汽車在新能源市場中的布局之廣,讓其既定的發展目標變得觸手可得。
科技長安的“技術帝國”,展望2023年的野心

在逐漸內卷的新能源市場,技術優勢能帶來什么好處?對汽車市場略有了解的朋友,應該很清楚的認識到,2022年開始,尤其是新能源領域格外的注重“自研”這一板塊,很顯然一家車企擁有技術優勢,肯定會帶來產品上的優勢。
2022年,長安汽車的技術儲備已經足夠豐富,接下來要用技術優勢來鞏固產品實力。
明年,長安深藍旗下第二款產品即將推出,也是該品牌首款搭載原力技術的SUV產品,背靠科技長安的“技術帝國”,智能化(諸葛智能)、電氣化等均為行業長板。那么,在明年投放的這款SUV產品,入市之后的競爭力究竟會有如何表現?

首先可以肯定,增程+SUV的組合會更受消費者歡迎。
作為搭載原力技術的首款車型,長安深藍SL03(參數|詢價)增程版已經完成上市。長安汽車根據市場的實際銷售情況,預計深藍的增程和純電車型銷量占比結構中,轎車是6:4,而SUV預計將達到7:3。在長安深藍的產品結構中,增程將成為長安深藍的重要銷量來源,而SUV車型更將會主要依靠增程式產品帶動銷量增長。
這么看,似乎長安深藍的SUV車型已經掌握了“流量密碼”。

除了上文介紹過的原力智能增程之外,長安深藍的第二款產品,另一個“加分項”源于它的智能化。新能源市場進入第二階段之后,智能化也將是取勝的關鍵。在這方面,長安汽車也早有布局,今年8月,長安汽車發布了全新智能品牌——諸葛智能。
長安汽車給諸葛智能的定位,是希望其能在“諸葛交互、諸葛智駕、諸葛生態”等三大核心層面,為用戶帶來全新體驗。
在智能交互層面,諸葛智能不僅可以精確完成駕乘人員的指令,還能通過主動學習,更好地理解、執行乘用人員的想法;底層邏輯,諸葛交互是通過自然語音系統、融合推薦系統、超感控車系統,來實現智能體驗新突破。智能駕駛層面,諸葛智駕基于安全、效率、舒適、連續、進化的底層原則,針對行車、泊車、安全三大場景,構建了936項核心技能。

為支撐“諸葛交互決策腦”的強大性能,長安汽車正構建行業領先的數據平臺和算力平臺。到2024年長安車云平臺的可用存儲將超過500 PB,可用云端算力可達800 PFLOPS,可以為用戶提供毫秒級實時交互體驗。
明年長安深藍要推出的SUV產品,在硬件、軟件已經有了雙重保障來為產品實力把關。至此,長安深藍的第二款產品已經有了不俗的產品力。
最后的一個關鍵點,考驗長安渠道能力的時候到了。

其實,自2021年以來,長安汽車就開始緊抓線上、線下等新型營銷模式,以用戶化的語言來傳遞產品信息、解析專業技術、傳播品牌理念;更是從用戶感知的角度,重塑品牌形象,全面升級品牌價值理念,同時用多維度與年輕用戶群緊密聯系在一起,以實際行動向消費市場展現“科技長安”的形象。
站在2022年,回望長安160年的發展歷程,過去的長安的確創造了極快的長安速度,也在市場上樹立起了長安形象。

而面對汽車工業現在正面臨的馬拉松一般持久的市場變革,在新能源轉型賽道上,長安汽車用電動化、智能化和平臺架構等長板,構建出了出色的“長安力量”;而這股力量,不斷地給予著品牌快速向前的能量,保證讓其在接下來的長期競爭中,一直保持在第一梯隊中,進一步強化品牌價值。
最后
經歷了160年的過往,長安汽車之所以有能力走在汽車產業革新的潮頭,既離不開其對時代變化的敏銳洞察力,也離不開其對技術創新的堅持與執著,這些或許都是從品牌創立之初所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
在全新時代下,墨守成規終將會倒在時代浪潮下,而堅定的創新,才能乘風破浪地繼續前行。隨著一系列的自研技術、新產品的逐漸落地,消費者的用車體驗,將會被長安汽車再一次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