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動態!即將蟬聯乘用車家轎市場三連冠,日產軒逸為何如此受車主青睞?

  • 發表于: 2022-12-30 10:30:34 來源:愛卡汽車網

在國內市場有一款車型,在2020、2021連續兩個年度蟬聯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在2022年的前11個月里,它也依舊以38.8萬的累計銷量保持著家轎銷量冠軍的地位。這臺車,就是日產軒逸(參數|詢價)。

作為一個汽車編輯,身邊的同事、朋友以及我本人,大都會以腎上腺素飆升的程度作為選車依據,這也就導致了我幾乎沒有接觸過軒逸車主。但對于有如此銷量表現的“現象級”的車型,我還是十分想知道為何有如此多的人選擇它,而公司的新同事恰巧讓我有了機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們公司新來的同事小張,他的愛車就是一臺軒逸·電驅版 e-POWER。跟小編一樣,小張也是一名滬漂打工人,來自西北的他留著一頭長發,第一眼見到他便覺得他十分有個性。起初知道他愛好露營、戶外和攝影,我以為他的愛車會是一臺吉姆尼之類極具個性的越野車。不過聽他講完他的選車過程后,軒逸·電驅版確實是更適合他的選擇。

雖然是個向往自由的西北漢子,但小張對于生活還是十分務實。在上海這樣的城市,出去露營的機會并不多,而對于他現在的生活狀態來說,絕大部分情況都是日常通勤,“只要能夠裝下露營裝備就好,主要還是舒適、空間大,經濟省油,因為我經常出去自駕,所以動力也要強。至于專業的露營車,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小張跟我說道。

有省油需求的小張,混動車型是他的首選。起初小張考慮過不少插混車型,但其實插混在用油的時候,其實油耗并不低。后來了解到軒逸的電驅版,是只加油不充電的電驅車,既不用考慮充電樁的問題,還有電動車的駕駛感,最關鍵的是它的油耗低,百公里也就4個多點。

確實,像軒逸·電驅版這樣的混動車型,不用充電樁沒有充電焦慮,出遠門也沒有續航焦慮,比插混用起來方便不少。況且我們公司也不在市區,小張的日常通勤路線上不存在限行這一說,插混的綠牌對他來說也沒了吸引力。問及為什么沒有選卡羅拉(參數|詢價)或者雷凌(參數|詢價),小張的理由則是軒逸看著更“大氣”,這一點倒是蠻符合他西北人的屬性。

買車之后最讓小張滿意的地方還是電驅給他日常通勤帶來的優勢,所以這天一早我便來到了小張家,決定體驗一下他的這臺軒逸·電驅版。

剛出門的地面路段,在早高峰時候還是有些擁堵,小張說這種時候是他覺得電驅最舒服的時候。“不用擔心油耗也不用擔心怠速積碳,走走停停的時候,也沒有燃油車那種升降檔的頓挫。而且動力還特別足,跟車點一腳油門瞬間就跟上了,不用擔心跟得慢被插隊。”

軒逸·電驅版的e-POWER是不用充電的電驅技術,內燃機不負責驅動,只在需要的時候工作發電,而它工作的時候幾乎都是在最佳工況下運行的,油耗和積碳自然不用擔心。因為是電機驅動,平順性自然是很好的,另外它300N?m的最大扭矩在起步一瞬間就能釋放出來,所以軒逸·電驅版起步響應和加速能力很強,相比起其他的混動車型,動力和平順性就更勝一籌。

在地面走走停停了幾公里后,終于上了外環高速。小張說自己本身開車比較“佛系、保守”,在高速上只要前車不是太慢,基本不會加速超車,一般上了高速就打開巡航。“功能上肯定沒有那些電動車花哨,但起碼雙手雙腳不大用操心了,還是挺輕松的。”

“而且這個功能操作特別方便,方向盤右側的按鍵就可以一鍵開啟這個超智駕功能,不僅可以實現巡航跟車,它的車道保持穩定性相當不錯,彎道里不會左右撞線畫龍,跟車時候的加減速也比較柔和。”

除了平時日常上下班這段高速,小張周末偶爾還會自駕去周邊出游,而在上百公里的自駕途中,舒適度也是小張很滿意的一點。“日產大沙發真的是名不虛傳,坐著特別軟乎。而且這車跑高速也是很安靜的,就算是內燃機介入,也沒有太大的聲音。”

上到途樂下到軒逸,日產車型的座椅舒適度在同級別中表現一直都很出色,包裹感并不強,但能給到你在自家沙發上一般柔軟放松的感覺。至于靜謐性,小張如果不說,我確實沒有太注意到內燃機是什么時候啟動工作的。

“油耗不高,跟路況沒多大關系,開得猛點也不會差太多。總之就是開起來輕松舒適,省油、省心。雖然是個混動車,但小電池包也沒占空間,后座和后廂足夠我日常用了。”

我們常見的混動車型,電池包一般布置在后排座椅或者尾箱下方,并且電池體積相對較大,對空間的侵占還是比較明顯的。但軒逸·電驅版主要通過內燃機發電來給電池供電,因此電池包不需要承擔很大的儲能任務,所以采用的是有閃充閃放的功率型鋰電池包,而它的體積就相對較小了。這個小電池包,被布置在了前排座椅和中控扶手箱下方,幾乎不侵占車內空間,所以即使是搭載了電池的軒逸·電驅版,車內的空間也依舊能夠做到同級領先。

就在我體驗完小張的車當天,后臺一位粉絲私信我說他是2022款軒逸的車主并且在上海。于是第二天,我便見到了“鱈魚”。

跟我和小張相比,鱈魚算是滬漂前輩了,畢業就來上海的他,已經買了房,結了婚,有了娃,而且還是位尊貴的滬牌車主。問及他為什么選擇軒逸的時候,他的回答很傳統“銷量高啊,賣得好的,買了總歸沒錯吧。”嗯,確實沒錯,但跟他聊了一陣發現,鱈魚對于車的要求也不僅僅限于銷量。

對于這臺車最滿意的地方,他的回答是:好開。“作為家用轎車,能滿足我日常的用車需求,然后開起來跟腳,平順就行了。”在周邊簡單開了一圈之后,這兩點軒逸確實都做的很不錯。

鱈魚說:“這車低速時油門初段還是比較靈敏,只要給它一個比較快速的油門輸入,無需等待,也無需深踩,動力就瞬間爆發出來,走走停停時候絕對不會覺得拖沓。而如果柔和一點踩油門的話,動力則會舒緩很多,搭配著CVT變速箱,順滑地提升著時速。”

鱈魚所說的好開,還有對軒逸底盤的肯定。“它不像大眾那種硬邦邦的感覺,路不好的時候感覺也蠻軟的,剎車時候變道時候也不會亂晃,感覺還是有支撐的。”跟德系比起來,軒逸的底盤舒適度確實更高一些,路感隔絕的比較徹底,小震動基本都過濾掉了,在大顛簸的時候沖擊也不會過于直接,當然這跟輪胎扁平比較高也有一定關系。

而還有一點吸引鱈魚的,就是超智聯CCS2.0+智能系統。它搭載了一塊8英寸觸控屏,包含了語音控制車輛、遠程控制車輛、車載在線服務、遠程實時監測、全時在線導航、在線影音娛樂等這些互聯功能。說到這,鱈魚讓我試了試車機的語音識別速度和準確度,以及內置的導航反應速度,像“我餓了”“我有點冷”這些都能識別,能自動開啟餐廳導航或者開啟空調,其他的開窗、聽音樂等等語音控制,它也能很快get到,可以很好地避免開車時分心去手動操作。

兩天時間,兩臺軒逸,兩個車主,讓我對這臺現象級神車有了新的認知,也對選車這件事有了新的認知。

汽車編輯眼中的好車,往往需要帶有運動、豪華、智能等標簽在身上。

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們不關心零百幾秒、指向是否精準、懸掛響應夠不夠迅速這些。比起駕駛樂趣,他們更需要這臺車能應付各種路況,走爛路不會太難受,堵車也不會因為起步慢被人插隊等等。還有最關鍵的,就是油耗以及用車成本。這就是選車邏輯的差異。

當你在選車時,看到一臺車有很多權威大咖說它如何好,這種情況很容易讓你對這臺車蒙上濾鏡。當你真的買下它日常使用時,才發現它所謂的好,可能你感受并不明顯,但卻有很多不順心之處。

我們再回到開頭提到的問題,究竟為何有如此多的人選擇軒逸?因為它省油、舒適度高、空間表現出色,以及還有不錯的動力表現,軒逸的這些優勢是車主日常能夠切實感受到的,而這也恰好符合很大一部分消費者的選車邏輯,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銷量也許不能證明一切,但它是車型定位和大眾選車邏輯契合度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