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燃油車時代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等等黨”,習慣了新車上市一年后必降價。但是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補貼退坡、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不穩定,漲價似乎成了新能源汽車的主旋律,而降價卻成了異類。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全系車型調整售價,引起不少老車主的不滿。以Model Y長續航版為例,2022年6月份售價39.49萬元,目前售價30.99萬元,足足降價8.5萬元,比2021年3月份的33.99萬元還便宜3萬元。
說實話,不論是再怎么冷靜的車主,遇到這種半年降價大幾萬的事情,內心注定是無法平靜的,維權也無可厚非。但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車企調整產品售價屬于是正常商業行為。在車主看來既不合理又不合情;但是對于車企來說,合法而且沒毛病。
特斯拉此次大幅度降價引起不少車主維權,據悉,不少車主紛紛涌向特斯拉交付中心和直營店。很多車主聯名向特斯來提出補償清單:10萬公里超充+100萬積分+終身FSD+2-4年延保;還有人在群內表示要吃光店內的零食。
還是那句話,特斯拉漲價的時候,沒人主動補齊差價,而今降價之后卻群情激奮,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訴求。即便是特斯拉有意補償,說不定看到這種要求后,就直接放棄了補償的想法。所以說,有時候過分的要求,反而是害了自己。
特斯拉降價必維權似乎形成了一條規律,雖然不影響銷量,而且還會有更多的人去買,但終歸會影響品牌形象。所以,在這里給特斯拉提一條不成熟的建議,那就是在購車合同中增加一項條款:一經售出,概不議價;而且字體加粗、加大,確保消費者能夠看到。而且,要提前向每一位購買特斯拉的消費者說明,以當時售價為準。
另外,鑒于特斯拉此次降價幅度很大,確實讓不少老車主無法無動于衷,也可以適當的給出一些補償。比如,對于在2022年購車的車主,每人補償一份自助餐券,或者外加3000公里的充電權益,多多少少能夠安撫一下支持特斯拉的車主。
寫在最后:在中國市場上,所有的新能源車企都面臨著補貼退坡,動力電池原材料上漲的情況。當其它新能源車企紛紛漲價的時候,為什么只有特斯拉降價,而且是大降特降呢。一是毛利率高,幾乎高達28%,是比亞迪的兩倍還多;二是2022年未達成全球銷量150萬輛的目標,留下20萬輛左右的虧空,今年的銷量壓力更大,降價是提升銷量的最有效手段;第三,不排除生產線改造升級的可能,將現在的生產線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
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沒必要受特斯拉降價的影響,最應該學習的就是特斯拉把成本控制到極致的管理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將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給與消費者更多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