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自主合資齊頭并進,新能源與出口連創新高,上汽集團正以穩健之姿,向“全球前五大、經營萬億級”的“十四五”小目標加速前行。
2022年是“十四五”的承上啟下之年,雖然汽車行業飽經風霜,但在全體系力的支撐下,上汽集團仍穩居國內市場龍頭位置。數據顯示,2022年上汽集團銷售整車530.3萬輛,連續十七年保持國內第一,并率先成為首個新能源汽車和海外市場“雙百萬輛企業”。除整車銷量蟬聯銷冠外,集團在用戶型高科技企業全面轉型、技術創新體系構建、四大戰略項目的推進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2023年打下了堅實基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汽大眾重回增長,上汽乘用車再攀高峰
縱觀上汽集團成績單,不難發現集團旗下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實現了兩翼發展。其中,以上汽大眾為首的合資品牌呈現持續回暖。
眾所周知,受制于合資企業電動化轉型等老生常談的問題,近年來,上汽大眾一直處于調整期。但憑借極強的韌性,以及在產品、品牌以及營銷等方面的全方位布局。即便車市整體受到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上汽大眾依舊實現了逆勢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上汽大眾累計銷量達到132.1萬輛,同比實現了6.35%的增長。從去年的勉強微增,到今年遠超行業增長水平,取得如此成績的背后,個中努力滋味想必也只有上汽大眾自己知道。
2022年,上汽大眾旗下品牌接連推出了新威然(參數|詢價)、凌渡L(參數|詢價)、新朗逸(參數|詢價)、全新途昂X(參數|詢價)、A7L、Q5 e-tron、Q6以及全新柯迪亞克(參數|詢價)8款全新產品,以及多款改款產品,成為合資品牌中推新數量最多的企業,進一步穩住了基本盤。
在推出眾多新產品的同時,上汽大眾也發力營銷端,針對不同產品制定了不同的營銷矩陣。例如,針對ID.純電家族,上汽大眾與手游王者榮耀進行聯動,并舉行ID.杯王者榮耀爭霸賽營銷活動,與年輕人打成一片;針對凌度L車型,從全網昵稱征集,到聯名李寧、老干媽等新國潮品聯,品牌形象也得到煥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產品營銷齊發力的背景下,上汽大眾也未放棄對品質的打磨。在此前公布的2022年中國燃油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測評(cacsi)中,上汽大眾榮膺八項滿意度冠軍。其中,桑塔納(參數|詢價)、朗逸、凌渡、途岳(參數|詢價)、全新途觀L(參數|詢價)、全新明銳(參數|詢價)pro分別在各自細分市場排名第一,大眾品牌更是摘得合資品牌銷售服務及售后服務滿意度“雙料”第一。
除上汽大眾外,上汽乘用車也憑借良好的發展走勢再攀高峰。數據顯示,2022年上汽自主品牌銷售新車278.5萬輛,在集團中占比達到52.5%,其中上汽乘用車銷量更是達到83.9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回看過去一年,品牌向上和破圈聯動成為上汽乘用車的關鍵詞。
在品牌向上方面,上汽乘用車持續為用戶帶來高價值體驗,全新第三代榮威RX5(參數|詢價)/超混eRX5、榮威iMAX8(參數|詢價) EV以及MG MULAN、MG7等車型接連推出,以創新科技體驗開啟全新產品周期。
其中,全新第三代榮威RX5在設計理念、舒適體驗、駕控性能與安全標準等方面實現品質全面進階,致力于樹立“十二萬豪華平替”新標桿;MG7 憑借溜背造型、三段式主動電動尾翼、“中國心”十佳2.0T高性能黑標發動機、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等產品力,盲訂首日訂單便達到10863單,實力出圈。
在營銷端,為了進一步貼近用戶,上汽乘用車也不斷通過跨圈、破圈,與年輕消費者同頻共進。其中,榮威品牌成為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高級合作伙伴”,通過跨界聯動,合力展示積極向上的力量。
ID.系列累計銷量破十萬,上汽新能源突圍
在國內新能源市場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合資品牌電動化進程一直被質疑緩慢,但隨著上汽大眾ID.系列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這一局面也開始被打破。而在ID.系列銷量漸入佳境的同時,上汽新能源也持續高歌猛進。
數據顯示,2022年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07.3萬輛,同比增長46.5%,穩居全球第一陣營,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新能源車銷量均實現高速增長。
具體而言,上汽乘用車銷售新能源車24.3萬輛,同比增長50%;上汽大通銷售新能源車3.7萬輛,同比增長72.1%;上汽大眾銷售新能源車9.9萬輛,同比增長72.7%;上汽通用銷售新能源車4.9萬輛,同比增長81.9%;上汽通用五菱銷售新能源車62.2萬輛,同比增長35.9%。
當前,新能源市場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消費者認可度日益增長。而上汽集團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過硬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力。
作為國內較早布局新能源領域的頭部企業,上汽集團堅持多條技術路線并行的策略,并在“純電、插電、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上取得豐碩成果。目前,集團已自主掌握了電池、電驅、電控系統“三電”核心技術,并且積極推進全新純電動專屬整車架構、電驅變速箱EDU G2+、車電分離電池等新一代“三電”系統的研發應用,為保持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優勢,奠定了基礎。
此外,上汽集團還聚力打造“七大技術底座”,包括“上汽星云”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上汽珠峰”機電一體化架構、“上汽星河”氫能源專屬架構等三大整車技術底座,以及“藍芯”動力總成系統、平臺化“魔方”電池系統、“綠芯”電驅動系統、“銀河”全棧智能車解決方案等四大關鍵系統技術底座。
而在品牌打造方面,集團推出了全新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和飛凡汽車,覆蓋20萬-50萬元產品價格區間。目前,智己首款產品智己L7(參數|詢價)和飛凡旗艦車型飛凡R7均實現上市交付。
上汽集團表示,源自“七大技術底座”的智己L7、飛凡 R7、全新第三代榮威超混eRX5、MG MULAN等一系列智電產品將持續發力,打造成為細分市場的明星車型。
而在充電模式上,除傳統充電體系建設和完善外,上汽集團還探索車電分離的新路徑。此前,上汽集團聯合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寧德時代等,共同成立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動力電池租賃業務為核心,開展換電技術研發推廣、電池運營管理、大數據服務等,構建車電分離完整生態。
在完整的布局下,上汽集團也宣布進一步加速新能源領域全面發展,并提出了2025年銷量占比達到40%、3年內實現翻番的目標。
出口超百萬,上汽出海正當時
得益于新能源車蓬勃發展以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中國汽車已越來越受到海外消費者的關注。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前11個月,我國汽車出口278.5萬輛,預計全年出口將突破300萬輛,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而這其中,上汽集團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中國力量。
數據顯示,2022年上汽集團汽車出口量達到101.7萬輛,同比增長45.9%,連續七年蟬聯國內車企榜首,產品和服務進入全球90余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每賣出三輛“中國車”,就有一輛是“上汽造”。
具體來看,身為集團出海的主力軍,2022年MG品牌蟬聯“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并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泰國、智利等近20個國家躋身單一品牌TOP 10。MG4 Electric已在近30個歐洲國家上市,每月新增訂單超過1萬個。同時,MG品牌還入選新華社“2022外國人喜愛的中國品牌”50強,成為中國汽車的國際名片。
此外,上汽大通MAXUS也頻傳捷報,2022年品牌海外累計銷量突破22萬輛,在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發達國家的銷量占比超過80%。截至目前,上汽大通MAXUS海外業務已布局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
在新能源與出口齊發展的同時,上汽集團也加快“新賽道”四大戰略項目的推進。具體來看,在“電動智能網聯”新賽道,上汽持續推進創新轉型戰略,加快推動智己、飛凡、享道Robotaxi以及洋山港5G+L4級智能重卡“四大標志性戰略項目”攻堅落地,并取得不錯的進展。
據介紹,智己汽車以超38.8萬元平均售價和“極致駕控”標簽,在35萬元以上高端智電賽道中脫穎而出,智己LS7預售以來訂單已超過7000個;飛凡汽車首款旗艦車型R7,平均訂單金額超過32萬元,憑借“智艙屏霸”、“智駕卷王”等領先配置,已成功躋身中大型純電SUV“第一梯隊”。
此外,上汽享道L4級Robotaxi搭載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自研的量產車規級自動駕駛2.0解決方案,全面融合智造、智駕、智艙最新技術,已在上海、蘇州、深圳批量落地;上汽友道智途“5G+L4”智能駕駛重卡,2020年起在上海洋山港港區開展準商業化運營,累計運營測試總里程超過440萬公里,達到國際商用車行業領先水平。
展望未來,上汽集團方面表示,將進一步加快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全力推動用戶型高科技企業建設,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努力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汽車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