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居高不下的油價,在新能源大浪潮到來之際,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考慮再購買一臺電動車型,一方面在日常城市路況下,電動車擁有相比燃油車更高的經濟性表現,同時靈活的輸出也更適合擁堵狀況下的走走停停,而燃油車則更適合遠途出行,除了可以減少里程焦慮外,高速的油耗表現也并不吃力,接下來我們就來總結一下燃油車+電動車的雙車體驗。
用車場景:
如果你不是極度的越野發燒友,那大家的用車場景大部分還是集中在城市和短中途出行上,在城市路況下,擁堵的交通和停車難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大家用車的主要癥結,而且一旦交通發生擁堵,燃油車的油耗水平會出現快速上升,這時純電車型將更加經濟。另外當前賣的最好的電動車恰好是一些外形小巧的微型或者小型車,更能適應城市路況下走街串巷的特點,同時諸如宏光MINI EV這樣的靈活身形還能“見縫插針”。
(相關資料圖)
除了駕駛層面的便利之外,目前新能源車在街道臨時停車還能根據各地政策享有一部分優惠,同時由于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提升,部分城市出臺了限號政策,而為了增強電動車的替代效應,電動車不進行限號,對于一些需要上班代步的用戶而言,電動車更為便利,因此從用車場景下來看,電動車型明顯更適合城市場景使用。
不過電動車在使用過程中也有痛點,雖然當前國內車賣出去不少,但是在基建配置上還差點兒意思,尤其是充電樁的建設,城市圈內的充電樁建設相對完善,但在高速路或一些低線城市中相對布局欠缺,這就給中長途出行帶來了補能問題,而相對完善的加油站讓用戶更為放心一些,所以中長途出行選擇燃油車是個更恰當的選擇。
車內空間:
一般為了在城市間代步而選擇的純電動車體型較小,這點從當前新能源車型的銷量表現就能窺得一二,排在前列的比亞迪海豚(參數|詢價)和宏光MINI EV均是小型或者微型純電車型,這與上文我們提到的多個優點有關,但這也讓車內的空間相對沒那么充裕,如果碰上全家出行時可能有些尷尬。我們以最受歡迎的比亞迪海豚為例,4125*1770*1570mm的車身參數相對緊湊,但在點去平臺的優勢下,軸距達到了2700mm,5門5座的布局可保證日常基本的乘坐,但如果遇到滿員出行時,后座的乘坐表現仍然有些局促。
燃油車相對要好一些,由于不需要在底盤處安裝電池等部件,所以車廂內空間擁有更充裕的利用率,在橫向和縱向空間上都有優于純電動車的優勢,另外儲物方面的表現兩車也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后備廂的裝載空間上,電動車的地臺相對燃油車型更為凸出,大多數車型只能裝下24/28英寸兩個行李箱,而燃油車后備廂下極為后懸結構,因此廂內空間更為充裕,大部分車型均能輕松容納20/24/28英寸三個行李箱,在儲物方面更有優勢。因此在要想滿足更高的經濟性和實用性表現,電動車燃油車相組合的方式可以取長補短,更適合不同的場景需求。
配置差異:
電動車由于更多采用了電氣單元,因此車機系統和配置相對燃油車都更為豐富,我們同樣以海豚為例,車內加入了大尺寸的可旋轉懸浮中控屏,內部集成了DiLink車聯系統,基于安卓開發的內部架構保證了這套車機擁有更好的開源性,同時不僅集成有豐富的應用功能外,用戶還可通過車聯網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應用拓展,時下流行的多款娛樂APP都有搭載,在城市擁堵的道路下可為車內乘客提供更多的娛樂體驗。
與之相彌補的是,燃油車雖然在車機功能上不及電動車這樣豐富,但可滿足基本的導航和娛樂功能,在中長途出行時將更多時間留給了車內乘客的交流,在這個手機使用過于頻繁的年代,讓家人在享受旅行的同時也多了更多溝通的機會,這或許是燃油車在這個時代具有的更多的情感價值。
由于電機的輸出特性,小型電動車在最高時速方面往往要明顯低于燃油車,雖然在城市路段60km/h的速域區間內可以獲得輕快靈敏的加速感受,但在進入中高速域后,提速的時間相比起步階段慢了許多,部分車型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00km/h,因此在高速路段進行超車時需要預留更長的距離進行加速。而燃油車并不存在這個問題,即便是幾萬塊錢的小車,在中高速域也有不錯的加速能力,這樣搭配來看,兩款車型也更為分工明確。
總結:
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一個家庭擁有兩輛車已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而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考慮,選擇燃油車+純電動小車的搭配無疑是目前的最佳搭檔,這樣的組合能滿足更多樣化的場景需求,同時電動車的經濟性不僅是體現電耗和油耗之間,在停車等問題上也更為優惠,另外電動車也不存在限號問題,因此更適合城市上班代步需求。燃油車雖然經濟性稍差一些,但在當前基礎建設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可以打消車主的里程焦慮,同時更寬裕的車內空間和加速性能也能在中長途出行中帶來更好的駕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