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寶馬的M2和XM上市,真是讓我有些垂涎欲滴,再把時間往前拽,抖音上一個小女孩大喊M Power的梗讓無數人知曉,終極駕駛機器的美名究竟屬于誰。
【資料圖】
擁有性能,對于某些群體來說,像是把酒持螯的文人雅士,代表著一種狂放不羈的態度。而M Power,這位紅藍魍魎,是人們對性能二字的注解。
動如噴雨噓云的浪花水汽,靜若完美無瑕的丹青,這是我對寶馬M系列的印象。
從德國的雷根斯堡到南非的羅斯林,從紐博格林到法國勒芒,一個個帶有紅藍標識的殘影,讓車迷們擁有了腎上腺飆升的時刻。
把性能卓越的寶馬汽車推向巔峰,這就是寶馬M部門的使命,今天,就讓我們了解M的傳奇。
這個M是取自Motorsport(賽車運動)的首字母,在每部寶馬車上的字母“M”代表了超凡的運動特質、唯有性和杰出的工藝,同時也是精湛的駕駛技藝和個人風格的象征。
寶馬M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M公司的前身是1972年成立的寶馬汽車運動股份有限公司,專門負責賽車和高性能車輛事務。
在20世紀70年代,紅藍相間的寶馬賽車在房車賽道上璀璨無二,因此,一些執著的客戶要求寶馬生產擁有賽車性能并適合日常駕駛的汽車。
對于這個需求,BMW很快就做出了回應,于是他們開始制造高性能的寶馬5系(參數|詢價)列。這是寶馬工程師設計制造的第一款高性能運動型轎車,其發動機、懸掛和制動都相當于把F1技術“民用化”,在那個年代引起了史無前例的轟動。
時間到了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寶馬M1、M535i、M5、M635csi陸續登場,字母“M”變成了迅猛、安逸和典雅的代名詞。這些車型都采用了直列式6缸24氣門發動機,全部獲得了莫大的成就,成為車壇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的寶馬M公司,更像是一個小型的汽車工廠一樣在獨立運作,因為它有500多名專家,其中一半負責M汽車,除了進行技術研發外,他們還進行大量的試車研究。
強悍的動力和杰出的操控性,使得寶馬在全球任何一個角落都擁有大批的擁躉。因此,寶馬M系車型也成為性能迷們望眼欲穿的夢想。
寶馬M公司還提供專門的駕駛培訓。在過去的近30年中,寶馬駕駛培訓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專業和魅力的駕駛培訓,吸引了很多超一流的教練。
也就是說,當前寶馬M公司由三部分組成:汽車部負責“M”字頭的車輛制造,個人改裝部(又稱特需部)滿足特殊的個性化訂購要求,而培訓部則有遍布全球的培訓學校。
2006年寶馬終于將其高性能的M系列引入中國市場,M5售價達到了146.8萬元,這是國內正式引進的第一個高性能豪華房車。
伴隨著中國市場的日漸成熟,廠家也越來越重視高性能轎車領域的銷售,隨著寶馬M這個經典品牌的進入,國內的寶馬迷們的精神圖騰終于有機會觸及車身,感受厲馬身上蒸騰的氣息。
現在的寶馬M系列,又有哪些知名的車型,成為一個個車迷心中的精神圖騰?
在如今電氣化降維打擊的背景下,全新一代寶馬M2發布了。
這匹淡藍色的駿馬搭載了S58雙渦輪增壓3.0T直列六缸發動機,擁有460馬力和550牛·米的參數可謂傲睨一世。
就算我們把AMG的那臺號稱地表最強2.0T的M139發動機牽出來遛遛,其最大調校只有421馬力和最大扭矩500牛·米的數據,在S58面前依舊不夠看。
或許你要說:不公平,重賽!M139的排量這是個2.0T,而且還是四缸機。實在不好意思,這樣的奔馳A級(參數|詢價)AMG可比M2要貴得多。
同時,全新一代M2的外觀竟然有了美系肌肉車的味道,沒有M4那種凌厲,但增添了一種大力出奇跡的磅礴。
但如果說它是一臺只會迸發馬力的蠻牛,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寶馬M3(參數|詢價)和M4都提供了四驅版本,使其可以補救一下我們在駕駛技巧上的不足,讓我們把精力放在對油門的調整上,能勉強安撫屁股下面的烈馬。
但有意思的是,在M2這里,不提供四驅,BMW直接治好了大家對于是否上四驅的選擇困難癥,把空中樓閣的駕駛樂趣變成現實,同時它讓駕駛員更專注于駕駛技巧的磨煉和操控的體驗,真正做到,你有本事再來玩我。
在抖音等各個平臺的視頻中,無數人(包括我)心中的Dream car RS7的“老對手”是誰?正是指導價145萬的寶馬M5(參數|詢價)。
作為《碟中諜》里最常出現的明星車型,阿湯哥的最愛,M5才是唯一真正的西裝暴徒,扮豬吃老虎的行家。除了一點點小細節以外,它就是一輛普普通通的5系,而且還沒有寬體。
可能在普通人眼中,M5只是一臺華晨寶馬標準5系,這臺“普通5系”的心臟,是代號S63 V8 4.4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600馬力,750牛·米,百公里加速3.4秒,紐博格林北環成績7分35秒。
在M5上,你可以感受四驅的穩定加速感,也可以調成后驅,讓操控回到你的身邊,你可以慢悠悠駕駛一輛標軸5系在街上閑逛,也可以偶爾讓馬駒嘶鳴,發出沉悶的響鼻,呼出滾滾熱氣,在熱氣蔓延時,你可以開啟最原始的沖動,當然不要忘記握好韁繩。
在這片鋼鐵叢林中,你會發現那原始的沖動必須克制,但你又會發現,在這個代號M5的漆黑馬匹上,慢條斯理似乎成為一種莫大的罪過。
有可能這是最后一代純燃油的M5,也許想要做成高動力輸出,對于電動車而言并非難事,無非就是搭載前后雙電機就能搞定的事,當然,電動車的最大扭矩十分夸張,輸出也是在一瞬間就能完成,現在的電車們,加速沒有個3秒多都不敢宣傳。
相比來看,M5好像是個老頭,一兩百萬的售價又好似在坑全球的Bimmer,但真的是這樣嗎?反正對于我而言,像M5、RS7、AMG CLS63這樣的車,在我心里永遠是北斗之尊,也永遠魂牽夢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