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根據國家發改委消息,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3月31日24時開啟。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3月17日—3月30日)國際油價震蕩下降。平均來看,倫敦布倫特、紐約WTI油價比上輪調價周期下降5.56%。
要知道,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定價機制,它是跟國際三種油種掛鉤(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據悉,本次油價調整具體情況如下:國內汽、柴油零售限價每噸分別下調335和320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下調0.26元,95號汽油下調0.28元,0號柴油下調0.27元。這是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二連降”,也是今年以來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
參考目前全國各地油價情況,本輪調價過后,多地95號汽油價格重新回落至“7元時代”,對于車主們是一個利好消息。
國內油價的調整機制,并不是實時根據國際油價進行調整的,而是以十個工作日為一個調價周期進行調整。其中,當汽、柴油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所以,有時候會出現發改委擱淺油價調整的情況出現。
2023年,國內成品油調價目前進行了6輪,具體為上調2次、下調2次,擱淺2次,汽油總計上調了155元/噸,柴油總計上調了150元/噸。本輪調價過后,2023年的調價格局將變為“兩漲三跌兩擱淺”。
盡管油價有望進一步回落,但不得不說,目前國內的油價仍然處在高位。而且在高油價的大環境下,“買得起,用不起”成了不少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
今年前兩個月車市低迷,1-2月國內市場實際零售銷量267.9萬輛,同比下降19.8%。為了刺激終端需求,今年3月初,東風系開啟的大規模政企補貼,多家汽車品牌緊隨其后紛紛下場開啟價格戰。整個3月終端市場被持續降價所籠罩,而需求也在一次次的降價中被推遲,消費者觀望情緒嚴重。
另外,如今的社會對于燃油車其實是不太友好的。像限購城市需要搖號、高額的購置稅等,都是目前燃油車所面臨的困境。而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乃至全世界能源轉變的大方向,目前仍然得到持續的發展和支持。
這樣看來,隨著電動車技術不斷提升,國產新能源產業鏈崛起、基礎設施不斷地完善,新能源的用戶和支持者也會繼續增長。而在油價回落和補貼政策的作用下,燃油車更像是最后的“曇花一現”。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對油價和油車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