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當下的汽車市場,發展電動車已經成為了各大車企的共識。無論是傳統燃油制造商,還是后來崛起的造車新勢力,無一不是將“電氣化”列為未來的重要計劃。即便是經常“炮轟”電動車的豐田章男,也不得不迫于市場壓力而觸電,甚至接連在國內市場推出了bZ4X、bZ3等電動車,那它們的表現又如何呢?
從銷量數據顯示來看,豐田旗下的電車賣得還不錯。其中,售價超過16萬的bZ3在4月份的銷量超過了2000多臺;而另一款被稱之為“工業垃圾”的bZ4X,在4月份的累計銷量也差不多接近2000臺,這屬實是令人震驚。
要知道的是,從產品力來講,豐田bZ4X這臺車確實差勁。以電動車最看重的續航里程來講,bZ4X在剛上市的時候就已經出盡了洋相。因為在去年的一次冬季測試中,bZ4X的續航讓人大跌眼鏡,實際續航達成率竟然只有37%。根據測試的數據來看,參與測試的bZ4X在官方續航里程中達到了560Km,但實際測試的續航只有209Km,不僅續航直接打了半折多,同時也是同一批測試車型中最差的那個。與此同時,豐田bZ4X的充電速度也是低得嚇人,低溫測試中,其充電時間竟然需要423分鐘才能從20%充到80%,也就是說要7個多小時,這都不是“電動爹”這么簡單了,稱它為“電動爺”都不為過。
當然了,續航與充電能力比不過,在很多花里胡哨的地方也同樣與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沒得比。譬如在內飾的營造上,盡管它也用上了12.3英寸的大屏幕,但由于周圍保留的諸多物理按鍵,同時里面的車機系統也如同燃油車一般死板,網友說它像電視機是真不過分。可以說,相比起國產設計,bZ4X的內飾是真沒啥吸引力。
而且還要說的是,豐田bZ4X的噱頭確實太少了,如今只有一個太陽能充電穹頂的新鮮技術,不過這也得頂配車型上才能有,同時太陽能的吸收能量也是有限的,每年大約可行駛1800km,也就是說平均每月也才150km,屬實是不夠用的。再來看其他造車新勢力,不是有著媲美超跑的加速能力,就能有著超1000km的續航,更別說它們的設計也是一流,同時車機能力與智能駕駛也發展至很不錯的階段,比如蔚來的NOP,小鵬的NOG,已經能讓車輛在特定條件下按照導航路線自動行駛,而bZ4X還在更基礎的L2級別徘徊,這都側面反映出豐田在新能源技術儲備上,已經與國內的很多造車新勢力形成了代差。
除此之外,在豐田非??粗氐馁|量這一塊,bZ4X也打破了大家的固有印象。眾所周知,豐田的品控在國內還是有口皆碑的,很多燃油經典車型都有“可靠、保值率高、故障率低”等標簽。可到了bZ4X電動車這里,好像就不復存在了,比如說它已經被豐田召回過好幾次,而這主要是因為該車連接車輪的螺栓存在問題,導致車輪有脫落的風險。簡單來講,就是螺絲沒擰緊,車輛的輪子跑著跑著可能會與其脫落。作為一家如此知名的車企,居然能夠在如此小地方犯低級錯誤,很明顯豐田就沒有認真在造電動車!
寫在最后
事實上,在造新能源汽車這一塊,豐田其實還是走得燃油車思路,再加上缺乏新能源設計以及技術,所以也促使了bZ4X這樣一臺“工業垃圾”的產生。雖然從品牌認知度上來講,在國內深耕多年的豐田確實難以撼動,很多不怎么了解車的人可能會沖著牛頭標去買豐田電車,但若是豐田長期沒改變的話,哪怕日吹再多,豐田的信仰再牛逼,也終究會被糟蹋完,只能說豐田還是該上點心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