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通過高效補能的換電模式,減少新能源補電瓶頸,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普及,加速企業電動化轉型的上汽集團,正在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鋪設一張覆蓋全國的換電網絡。首當其沖的,就是擁有上汽換電模式首款落地車型R7的飛凡汽車。
8月14日,飛凡汽車在其“飛凡能量日”主題溝通會上,重磅發布了飛凡三電技術體系,還同步正式上線了飛凡換電北京首站,以其卓越的三電技術和創新的換電站布局,將核心技術和用戶體驗提升到至關重要的地位,并通過給用戶搭建更舒適的新能源出行生態,一點點撐起上汽的換電大局。
拉能源龍頭助陣
(資料圖片)
事實上,相較于以蔚來、吉利為代表的整車企業,以寧德時代、SK為代表的電池廠商,以國家電網、中國石化為代表的大型央企,以奧動新能源、杭州伯坦為代表的第三方服務商,上汽集團入局換電賽道的時間并不算早。
去年9月,上汽集團才聯合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寧德時代、上海國際汽車城,共同投資成立了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捷能智電”),上汽集團為大股東,持股比例37.5%。
雖然入局時間不算早,但拉上眾多能源龍頭企業的上汽,在換電領域的勝算卻足夠大。
捷能智電以動力電池租賃業務為核心,開展換電技術研發推廣、電池運營管理、大數據服務等業務。在換電網絡方面,捷能智電依托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遍布全國的5萬余座加油站網絡,升級打造了“可換電、可充電”的綜合能源服務站。
并且,上汽集團旗下的飛凡、榮威、MG、大通等品牌都將陸續推出換電車型,覆蓋SUV、轎車、MPV及商用車等全部品類,同時還有寧德時代的加入,讓捷能智電能滿足上汽旗下車型,以及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其他車型的換電需求。
依托捷能智電,上汽集團也在不斷加速其各大新能源子品牌,在全國的換電補能網絡落地。
加速換電網絡布局
在上海已有中國石化安亭站、中國石油嘉松站等9座換電站上線運營的飛凡,可以說是上汽集團最早鋪設換電網絡的品牌。而上汽之所以率先給飛凡鋪設補能網絡,則是因為飛凡R7是上汽換電模式下的首款落地車型,其上市時就推出了車電分離的零售方案。
據悉,消費者購買R7時,選擇電池租賃可立減“一塊電池的費用”,90度電池立減10萬元,77度電池立減8.4萬元,不僅能降低消費者購車門檻,還能讓飛凡以更高的品價比,參與市場競爭,即便是在車企降價潮的當下,也能以更低的成本加入到持續的“價格戰”中。
當然,對于車主來說,車電分離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可以節省補能的時間。飛凡的換電站擁有換電不斷電、2分半快速換電、DRIVE THRU貫穿式換電體驗、主動消防式換電站、更高單站電池容效5大特點。
簡單來說,就是換電過程中,汽車不會斷電,車機、空調都能繼續使用。而且,目前電動汽車快充至少需要30分鐘,但飛凡換電站只需要2分半就能完成換電。據悉,飛凡下一代換電站最多可實現40塊儲備電池,560次/天服務能力,換電時間能縮短至90秒。
但車電分離的支撐條件,就是市場上有足夠的換電站。換而言之,只有鋪設足夠大的換電網絡,才能反哺其銷量的增長,讓車電分離的零售方案持續有效地執行下去。
于是,伴隨著北京首站上線,飛凡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蘇州、南京、鄭州、武漢、長沙、海口等10余座城市,50余座換電站落成,滿足更多用戶便捷換電需求。
搭建換電生態圈
除了鋪設換電網絡,還需要有安全的電池技術,飛凡旗下的車型,依托上汽集團強大技術底座與優勢資源,為用戶帶來了全球三元鋰系中,有著至高安全保障與超強性能表現的三電技術體系。
飛凡的三電技術體系分為直瀑式油冷技術、“雙層躺式”電芯布局、領先換電體驗三大板塊。其中,行業首創的CTP雙層躺式電芯布局,不僅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最長還可實現12年、100萬公里的使用壽命。
通過產品力的提升,飛凡得以精準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并逐步推動換電產業布局,搭建合理均勻的換電網絡,最終構建起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換電生態圈。
據悉,飛凡還與捷能智電聯合推出了換電權益,包括符合換一度電送一度電權益條件的用戶,至高可享受1500度的送電額度;換電站新進城市,在限時30天內所有上線換電站均可免費換電。
另外,飛凡還聯合捷能智電推出行業首個電池線上展示及零售平臺——電池商城,為購車時選擇車電分離服務的用戶,提供靈活買斷電池渠道,貼心滿足用戶希冀更低用車成本的需求。
行業領先的三電技術體系、快速擴張的換電布局版圖、靈活無憂的車電分離服務等,將更好地滿足用戶在用車過程中的舒適需求,并反哺飛凡銷量的快速增長。而飛凡在三電技術、換電技術方面的創新,也將進一步改善用戶的使用便利性,讓安全、高效、舒適的用車體驗,成為飛凡乃至上汽集團電動化轉型的有力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