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這里是最專業和權威的韓系車和韓國車市系列內容,《韓系動向》第1078期。
現代汽車的全球化戰略布局,正在發生變化。曾經在中國市場,一度擁有6個的生產工廠,如今減少到3個,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在印度的投資。這已經說明,現代汽車已經將亞洲中心,從中國轉向印度。
據悉,現代汽車最近以36.84億元的價格出售了中國重慶工廠。重慶工廠是2017年開辦的每年30萬臺規模的生產設施,僅6年就關門了。重慶工廠是北京現代的第五座整車工廠,在此之前北京現代建成有北京順義第一、第二、第三工廠以及河北滄州工廠。在重慶工廠之后,現代汽車還將清理河北滄州工廠。
如果所有出售工作都進行下去,現代汽車將在中國只剩下北京第二、三工廠和生產商用車的四川工廠。產能將從165萬輛減少到90萬輛。
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低迷,與兩國關系的變化,以及中國本土品牌的增長,都是相吻合的。現代汽車在2016年在中國市場銷售113.3萬輛,達到市場巔峰。當時中國市場毫無疑問是現代汽車亞洲最大市場,但去年減少到只有25.4萬輛。
與在中國的低迷不同,現代汽車在印度的銷量很好。去年在印度售出55.2511萬輛,市場占有率為14.5%,今年到上月為止售出34.6711萬輛,以14.6%的占有率排在馬魯蒂鈴木之后,位居第二。 以2020年為準,印度市場的占有率為,馬魯蒂鈴木為47.7%,現代起亞為23.1%,塔塔汽車為8.3%,馬恒達為5.8%,豐田為3.4%,雷諾為3.4%,本田為3.0%。
現代汽車在印度疫情結束后,正在擴充當地生產設施。印度金奈工廠的產能(每年75萬輛)增加到82萬輛,最近通過收購通用汽車(GM)工廠,確保了13萬輛左右的追加產能。如果2025年正式啟動,當地生產能力有望擴大到100萬臺。
目前,韓國整車業界相關人士評價說:“由于韓國與中國的關系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現代汽車正在對印度市場進行集中。從長遠來看,也有可能進一步減少中國國內的生產設施。”
據悉,現代汽車還在推進出售與烏克蘭處于戰爭中的俄羅斯生產設施。圣彼得堡工廠與捷克工廠一起是現代汽車在歐洲的核心生產基地,每年生產20萬輛左右的汽車,但由于國際社會的制裁而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