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新款BMW 7系正式上市,作為第六代車型的中期改款車型,新7系其實變化頗多,甚至于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Jochen Goller)在介紹車型時都承認“新BMW 7系的變化之大接近換代產品”。
在新BMW 7系身上,寶馬源自歐洲的奢華血統一覽無遺:內飾和外觀彰顯商務氣息;強悍動力延續了品牌一貫的卓越表現。既然有兩全其美的答案,又何須在商務和運動之間取舍?
回顧中國車市方興未艾之際,僅憑價格和配置上的差距就足以建立“豪華”與“經濟”之間的壁壘。如今,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成熟階段,自主品牌奮力向上、新勢力異軍突起,多重因素重重疊加似乎模糊了豪華品牌的邊界。
另一方面,中國市場行至頂峰僅用了二十余年。面對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敬畏和依賴同時生長。外國品牌爭相扯出“本土化”的大旗,有人身體力行,有人浮皮潦草。當人人標榜“本土化”,作為先驅的寶馬借助新BMW 7系又向前邁了一步。
在汽車圈一直有一種說法——“豪華品牌是服務出來的”。細細想來,這種說法有其道理。不過,這其中的服務顯然不是狹義的維修、售后之類,而是以客戶為中心,聆聽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的期待。對于德系藍血豪華品牌寶馬而言,“本土化”是對這一理念的貫徹和延伸。
在宏觀價值理念的指引下,車型的改變和升級都是外化的表現形式。
如果把新BMW 7系視作品牌對“中國速度”的積極響應,跟隨的動力則源自于了解和熱愛。這種情感認同在高管的言辭間已經一覽無遺。“自從2004年第一次來到成都時起,我就愛上了這座城市。”高樂在談到發布會所在地成都時如是說。
除了傳統觀念中的慵懶、愜意之外,今日今日的成都儼然是一座極客之城。成都迅速發展的互聯網生態在省會城市中位居首位。成都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互聯網新興生態正在加速形成,已成為互聯網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互聯網、創新與熊貓、美食、麻將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里奇妙的交融在一起。而成都的成長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
毋庸置疑中國市場是全球車企重量級的角斗場。但市場風云變幻,許多本土品牌和企業尚且應接不暇。對寶馬而言,理解本身就是一大挑戰。索性,寶馬在展現出卓越的“本土化”天分。
高樂談到996、移動支付、國產“獨角獸”無不頭頭是道。在描述中國用戶消費需求的時候,高樂表達得異常準確:“中國客戶習慣于飛速的變化,樂于尋找新生事物,他們期待大膽又富有表現力的設計來詮釋他們有遠見的個人特質;豪華展現了他們是誰而不是他們擁有什么;他們對數字化科技(極大)的期待……中國客戶要求隨時隨地無縫聯網。”
百公里加速3.8秒、全新設計語言和前瞻創新科技,新BMW 7系一面守住對運動性能有苛刻要求的擁躉,一邊刷新用戶對“豪華車”的定義。
對用戶需求的準確把握是起點,在此之上,戰術層面的落實是另一道關卡。BMW在中國實施“2+4”戰略性舉措——2是指發展BMW品牌和MINI品牌的兩家合資企業,4是指未來出行四大領域:自動化、互動化、電動化和服務化。同時,德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發網絡在落戶在中國,在這一架構當中有1,000多位專家專注于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并且,寶馬為中國建立首個專門的數字化公司——領悅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據高樂介紹,BMW還有更加宏偉的計劃:2020年,BMW iX3將開始在沈陽生產,屆時,這款純電動BMW車型不僅將在中國銷售,還將出口至全球。
立足中國市場輻射全球,BMW真的把中國當做了“第二故鄉”。中國車市的表現也給足了面子和底氣,2019年前四個月,寶馬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227,603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超過12%。尤其是進入4月,BMW和MINI汽車在中國銷量為59169輛,同比上漲18.2%,終結了老對手奔馳一季度的三連冠。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逆勢大漲無疑是中國用戶對寶馬最真誠的回報。
“996”和移動支付的盛行中蘊含著復雜而分散的要素,這些要素不斷改寫著中國用戶的需求,同時亦匯聚成了當代中國精英人群奮斗精神的內核。對這種內核的精準捕捉和精準響應令寶馬“在中國,為中國,為全球”的指導原則不是一句空話。(文/龍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