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9月11日,大眾正式向用戶交付首輛限量版ID.3,由大眾汽車銷售總監在位于德國的德累斯頓的透明工廠向首位ID.3用戶--Oliver Nicolai交付。
大眾ID.3是首款采用大眾MEB平臺的純電動車,定位緊湊型車。據悉,新車共有多達7個版本配置,分別對應不同人群,車型名稱包括Family、Style、Tech和Tour等。2019年,為慶祝該電動車的投放,大眾宣布先期開放名為1ST版本的大眾ID.3車型預定,限量發售3萬輛,且自開始預定后很快就銷售一空,可見市場對其反應十分熱烈。此外,大眾7月20日在歐洲市場啟動了常規版本的預訂,在配置方面與限量發售版有所差異。
動力方面,大眾ID.3限量版采用后輪驅動,電機的最大功率為204馬力,峰值扭矩310牛·米,WLTP續航里程為420km。用戶可以享受免費充電一年,并有三種車輛配置及車內外顏色可以選擇。
編輯點評:
大眾ID.3的交付對于大眾來說具備重要意義,這意味著這家傳統汽車巨頭將向新時代邁出第一步。對于電動車來說,衡量標準已經不再是馬力、速度這些,因為這些衡量燃油車的指標,電動車更容易達到;但這并不意味著難題和挑戰不存在,比如大眾內部爆發的“軟件危機”讓不少領導人下馬,甚至集團CEO迪斯都差點因此下課,這說明了智能化和數字化時代的難題更為棘手。比如前奧迪研發主管Peter Mertens透露,大眾ID.3中的1000萬行代碼里,沒有1行是大眾工程師寫的,這一方面說明了軟件開發的難度,另一方面也凸顯了大眾集團在向電氣化轉型中面臨的種種挑戰。
大眾汽車當前正在努力成為全球電動車領導者,計劃累計投資超過330億歐元,以在2022年時為所有車輛提供電動版本,并規劃到2025年生產150萬輛電動車。(宋愛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