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華為春季新品發布會上,該公司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余承東現場“帶貨”,不過這一次的主角并非智能手機,而是車聯網生態產品——HiCar。
作為華為重磅打造的車機系統,Hi-Car從出生便自帶光環,備受期待。在這場新品發布會上,余承東公布了更多業務細節,并表示HiCar有望在今年落地。
■HiCar來者為何?
華為HiCar是HUAWEI Intelligence Car的縮寫,官方定義為華為智慧車載解決方案。余承東在此次春季新品發布會現場,演示了HiCar的使用操作,其實現了手機與車端互聯,從而分享多媒體,也能將手機設置成“車鑰匙”;此外,通過華為手機的AI功能,還可對司機進行疲勞駕駛監控。
2019年8月,華為對外發布的《HUAWEI HiCar生態白皮書》指出,HiCar讓手機、汽車以及更多智能設備具備了互聯互通的能力。華為方面表示,HiCar可以利用移動設備的5G網絡能力加強車機系統的數據交互能力。HiCar能夠接入華為在AI、語音、計算機視覺等方面的能力;同時調用車速、方向盤轉角、擋位模式、汽車環境光傳感器在內的車身數據以及實現對空調、車窗、喇叭等車身部件的控制。 “HiCar并不是汽車操作系統,而是基于操作系統上建立的一個運行環境、一個可以跨汽車的系統平臺。”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鹿文亮對記者表示,按照華為的規劃,HiCar是一個開放的車機生態環境和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HiCar通過分布式設備互聯技術、設備硬件資源能力互助和應用服務共享技術,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平臺解決方案。值得關注的是,Hi-Car提供了兩個重要的開放能力:一是移動設備應用和服務接入開放能力,華為給手機應用提供了HiCar Kit開放能力,方便手機應用接入支持HiCar,使其無感地使用汽車的共享設備資源和數據;二是汽車設備硬件接入開放能力,華為為汽車硬件廠商提供了HiCar SDK開放能力,方便汽車硬件接入支持Hi-Car。
■HiCar不同在哪?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從目前的產品功能來看,HiCar的投屏解決方案更像是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的對標,業界自然少不了將三者放在一起進行比對。一家整車企業的自動駕駛技術專家王宇(化名)對記者表示,與上述產品相比,HiCar的差異更多的體現在功能上,即HiCar不單單是投屏功能,重點是打通了手機與車端的聯接。
鹿文亮也肯定了這一說法,他認為:“百度Carlife是手機投屏映射,開發內容主要在手機端;阿里打造的主要是車載智能系統,開發的內容主要在車端,對車端的算力要求很高;而華為HiCar既可以調用手機資源,又能夠調用車端資源,從而實現更多功能。”
據了解,傳統的智能手機與車機互聯主要是實現投屏功能,為互聯1.0。華為HiCar實現了手機與車機的互聯2.0,不僅在手機和車機之間建立管道,將手機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汽車,而且讓汽車和手機及其他IOT設備實現全互聯。
華為方面指出,HiCar對于消費者、車企、一級供應商和應用開發者而言,有著不同的價值。對于消費者而言,音樂播放是最常用的功能,在車外用手機播放,到了車內則自動無縫接續到車機,到家還可以通過Hilink接續到智能音箱上。車企和一級供應商可以通過低成本的方式引入手機等外設的算力和移動互聯網服務。對于應用開發者來說,華為HiCar提供了一站式IDE平臺、Kit開放、UX規范+汽車硬件接入規范等,其中一站式IDE平臺支持一次開發多端部署,能降低應用開發者的成本。
王宇表示,對于整車企業來說,華為HiCar確實有很大吸引力。他說:“整車開發周期需要2~3年,而手機開發周期只有半年。從這個意義上說,車機無論如何也趕不上手機的功能開發速度,因此采用投屏的互聯方式是很好的解決方案,能夠有效降低開發費用和周期,還能實現更多功能。”王宇告訴記者,華為HiCar的技術架構需要同時在手機端和車端進行改造,目前與整車企業的合作就是在做系統適配。
■HiCar只是起點
探索科技(Techsugar)首席分析師王樹一對記者表示,在汽車供應鏈中,只做局部產品話語權終究有限,華為大張旗鼓地進入汽車業,不會只做車機系統,瞄準的是整個車聯網生態。
“在車聯網發展初期,技術路線多元化,但最終目標都是建立生態,培養用戶習慣,后續通過增值服務來獲取收益。”鹿文亮表示,當前手機定位為個人的移動中心,華為希望其產品圍繞這一系統,建立自己的生態,形成獨有的“護城河”。從目前情況看,華為在技術方面的優勢較為全面,具備底層芯片、網路、系統和云技術等。此外,華為已具備一定生態優勢,擁有上億的手機用戶,在穿戴、家居等產品上建立起了生態圈,具有一定用戶黏性。因此,在開發相關系統時,華為可以做到一次開發,多種產品使用,更多用戶受益。
相比其他車機系統,HiCar優勢明顯,但挑戰也伴隨而來。王宇坦言,“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邏輯放在整車企業選擇車聯網系統上再恰當不過。“我們也不知道未來哪家企業的產品會成為主流,目前只能聯合比較看好的各方力量,共同面對汽車行業的變革。”他稱。
“普通消費者不在乎采用什么樣的方案,質優價廉才是根本的吸引力。所以對于華為來說,如何協調與更多的車企進行適配,打磨出更好的產品是首要任務。在汽車‘新四化’時代,硬件同質化比較嚴重,需要在軟件方面打造亮點。”鹿文亮說。
“車機系統要做出特色,首先要提升用戶體驗,華為有海量手機用戶,這方面他們比較拿手;此外,還應降低整車企業適配的難度,提高市場占有率。”在王樹一看來,雖然相較于其他互聯網巨頭,華為HiCar起步較晚,但也具有后發優勢,“華為在軟硬件實力上發展得比較均衡,傳統互聯網公司在硬件上相對‘瘸腿’,也沒有積累下相應的專業能力。此外,華為在網絡基礎設施與終端上的技術積累,都是互聯網公司所不具備的。”
據悉,華為HiCar生態合作伙伴目前包括30多家車企,涉及奧迪、一汽、廣汽、北汽、奇瑞、江淮等,合作車型超過120款。在華為開發的整個生態中,鴻蒙系統將是其未來重點布局的領域。而在此之前,從HiCar開始入手,不失為一個聰明的選擇,這可能也是華為賣力推廣HiCar的重要原因。(趙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