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達32.8GWh 同比增長296.5%

  • 發表于: 2021-05-25 11:14:36 來源:汽車之家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數據顯示,1-3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達32.8GWh,同比增長296.5%;累計銷量達23.9GWh,同比增長201.0%;裝車量累計達23.2GWh,同比上升308.7%。同時,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以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中航鋰電等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相繼公布了20多個新投建項目,整體投資達1600多億元,年產能超過350GWh,這表明我國動力電池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雖然我國動力電池處于快速發展期,但是優質產能不足,而低端產能過剩。據了解,寧德時代、LG化學、SKI、比亞迪、億緯鋰能、中航鋰電、孚能科技、國軒高科、蜂巢能源等動力電池企業從2020年就已掀起了產能擴增熱潮。其中,LG化學計劃到2023年將產能增至260GWh,寧德時代產能將超過300GWh。

龍頭企業擴產的原因在于有大批訂單支撐。近幾年,電動汽車數量增長對動力電池的需求較為明顯,但就整個行業而言,產能過剩,有些企業部分無效產能,需要淘汰。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動力電池行業產能總體過剩,結構性失調。具體來說,是產能、項目、投資過剩,而質量、技術、創新能力卻不足。新能源汽車對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池需求在擴大,但低端產能又很難滿足。

近幾年動力電池技術迭代較快,而一些企業設備陳舊,無法生產出穩定性較好的產品。此外,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補貼退坡,導致一些弱勢車企面臨淘汰。行業也在向優質車企集中,對電池產能的要求較高,導致高端需求增加,但高端產能又集中在頭部企業,而目前優質產能不足。從整個行業來看,一些尾部企業的設備如果不升級,也是無效產能。

另外,原材料價格的上行,也使動力電池企業承壓,加上產能擴張,這就意味著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在加劇。行業對今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有巨大升值空間的預期,也拉高了上游原材料價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正增長,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預計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或達180萬輛,有望同比增長40%。從歷年情況看,雖然原材料價格上漲,但電池價格基本保持下降趨勢,而車企較強勢,很難轉嫁成本,所以不管原材料價格怎樣波動,都需要電池企業自己消化上漲成本。在此背景下,尾部動力電池企業生存壓力激增。

小廠想要生存,要進一步融資,必須做大規模,才能把成本降下來,因為動力電池是一個資本密集、規模效應明顯的行業,如果有足夠資金擴產,小廠是有生存空間的,否則只能轉型去做非汽車領域等門檻較低領域的電池,或遭淘汰。面對眾多汽車品牌,尾部電池企業可以布局專用車、農用車等,找到一些能盈利的細分市場。未來,動力電池行業的頭部集中趨勢或將緩解,行業發展會更健康。(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