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開放專利技術到底想得到什么?

  • 發表于: 2019-04-11 14:31:05 來源:鳳凰網汽車

日前,據海外媒體報道,豐田汽車宣布無償公開混合動力相關的2.3萬項技術專利。業界評論認為,豐田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擴大自家技術影響和削減成本,還暴露了豐田希望通過開放專利,來換取下一代移動服務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和數據。

早在2017年,豐田的知識產權相關人士就曾坦言“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開放專利帶來的成果”。2015年,豐田決定無償開放約5700項燃料電池車(FCV)的相關專利,但至今未有顯著成果。這跟燃料電池車還處于市場培育期有關,在普及期到來之前即使開放燃料電池車的專利,其他廠家獲益也相對較小。

也許是基于開放燃料電池車專利的教訓,豐田這次的決策顯得更加大膽。目前豐田計劃到2030年為止,無償開放包括約7500項系統控制技術、約2500項電機技術等在內的專利技術,而且,這些技術的獨到之處在于不單適用于混合動力車,連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等也適用。

豐田20多年來在混合動力車的開發過程中積累了大量與電動汽車的高性能化、輕量化、低成本化相關的專利。若是能夠無償使用這些技術的精髓,不僅是鈴木、斯巴魯等已經決定進入混合動力車領域的廠家,對新興純電動車廠家來說也非常有吸引力。

知識產權界將豐田這種通過無償公開專利來推動產品普及的策略稱為“開放封閉戰略”。事實上,沒有企業會輕易將珍貴的知識產權無償公開。開放戰略必然是有失必有得,而長遠來看開放中必然隱含了對自身有利的“封閉戰略”。

比如,在2000年后,美國Apple將除基本軟件iOS以外的iPod和iPhone硬件規格以及制造方面的專有技術無償開放給中國企業,以此換來廉價的制造采購資源,繼而令Apple的銷售利潤率提高到30%。

與此相似,由于光靠書面材料通常無法吃透專利技術,往往需要提供專有技術以輔助轉化應用,所以,豐田這次公開專利,短期來看可以增加銷售混合動力車的系統和提供有償技術咨詢服務的業務。雖說是無償公開專利,實際上豐田還是能夠從中獲得一定收益。

中長期來看,還能以提供技術為杠桿收集到其他公司的動向和數據。豐田一方面已經和軟銀聯手開始了以提供與移動手段相關的服務為主體的“MaaS”業務,比如無人配送等。另一方面,對豐田來說,只要是能夠用于驗證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的數據,則是越多越好。

據報道,無償提供專利技術之前,豐田需要和需求方確認具體的專利使用辦法并簽署協議。因此,并不能排除豐田會以提供技術為條件,要求獲得或利用對方有關數據的可能性。

也許豐田已經感到了其自身在推動純電動車業務上的動作遲緩,但不管怎樣,利用作為“虎之子”的專利技術,去換取下一代移動服務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和“數據”這個想法本身,在日企的知識產權戰略中就具有嶄新的含義。這個做法值得正在探索新業務模式的其他日企參考。

關鍵詞: 豐田 專利技術 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