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因擔心與三星的供貨協議可能會流產,大眾集團正對其價值約500億歐元(合560億美元)的電池采購計劃進行調整。
知情人士表示,三星最初同意提供略高于20千兆瓦時的電池,足以為20萬輛汽車提供100千瓦時的電池組,但在具體談判期間,大眾和三星在產量和時間安排方面出現了不同看法。雙方之間的僵局導致最后承諾將供應削減至不足5千兆瓦時。
大眾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三星仍是我們在歐洲的電池供應商。”三星對此拒絕置評。
在產能受限、供應瓶頸和原材料供應受限的情況下,確保大量電池以為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已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商的新戰場。生產安全的汽車電池比生產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設備的電池要難多了。
Evercore ISI分析師Arndt Ellinghorst表示,“大眾集團最終每年需要300千兆瓦時的電池供應,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全球多源供應商,這將是不可能的。談論電動汽車產量是一回事,建立必要的價值鏈也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
大眾集團將斥資300億歐元,推出一系列純電池驅動的新車型,以挑戰電動汽車行業領頭羊特斯拉。大眾電動掀背車ID3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投產。
本月早些時候,大眾與瑞典初創企業Northvolt提出,共同在德國建立一個電池廠,計劃投資近10億歐元,產能為10千兆瓦時。大眾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做出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