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苦o(-﹏-)o
某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保險業務負責人李君(化名)直言,車險綜改目前對汽車經銷商來說幾乎沒有什么利好。汽車銷售利潤微薄,車險是經銷商重要的利潤來源,以該集團為例,車險綜改后,利潤損失至少幾千萬元。與此同時,整個市場的保費規模在縮小,保險責任在擴大,保險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很多保險公司的保單成本已經破百,甚至達到110%左右,意味著保險企業是虧損的。
這帶來的影響是,經銷商與保險公司合作伙伴談判時,一定是本著雙方共贏的前提,但現在利潤蛋糕在縮小,誰都不想少吃一口,可能導致的后果就是互相踩踏。今年9月,安徽汽車商會向合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交了《關于合肥汽車保險市場存在壟斷銷售等問題反映的函》,在該文件中,安徽汽車商會直指合肥汽車保險市場“五宗罪”,就是汽車經銷商和保險行業互相踩踏的典型案例。虧損嚴重,保險公司就會致力于減損,當沒有可減的空間,就會來觸碰經銷商的利益。
對于保險利潤的大幅下滑,李君所在的經銷商集團還比較“看得開”。他直言,畢竟汽車行業是一個開放的市場,競爭不是體現在這里,就是體現在那里。車險利潤高時,賣車給客戶就優惠多一些;車險利潤低時,給客戶就優惠少一些,背著抱著一邊兒沉,本質上差別不大。
當然,車險綜改從一定水平將汽車經銷商行業重新洗牌,也倒逼企業提升了服務水平。
以前保險公司盈利的時候,會將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拉至平均水平。也就是說,大經銷商集團的服務水平高,小經銷商集團的服務水平低,當同時和保險公司合作的時候,保險公司會給大小經銷商集團的車險客戶提供同樣的增值服務。但當保險公司盈利水平下降甚至虧損時,保險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就會縮減服務。為了贏得客戶,大型汽車經銷商會想方設法提供與原先同樣的服務,甚至更好的服務,而沒有能力提供這些服務的小經銷商則會被客戶拋棄,最終可能被市場拋棄。
汽車經銷商現在靠售后服務生存,售后服務其實靠的是客戶,所以車險綜改的確促使經銷商行業更加重視客戶服務了。但話說回來,前提是保證經銷商有一定的盈利水平,如果利潤下滑過于嚴重,經銷商在客戶服務上也會力不從心。
目前針對保費規模縮小、利潤下滑的情況,很多經銷商也沒有特別好的應對方法。以該經銷商集團為例,與保險公司建立了近20年的合作關系,彼此還是非常信任的,目前就是加強溝通,建立互信,避免彼此產生質疑最后采取一些極端手段,抱團取暖。
李君建議,下一步的改革,希望將保險公司的綜合成本率調整到95%~98%之間,他表示這是一個行業公認,對于保險公司、經銷商和消費者都比較利好的成本區間。保險行業之所以會混亂,就是因為前些年其成本率降到80%多,保險變成了暴利行業,更多參與者涌入、無序經營才攪亂了市場。95%~98%的成本范圍,既可以保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生存,也能充分發揮車險的社會保障屬性。
消費者:悶(# ̄~ ̄#)
從總體看,車險綜改無疑讓消費者需要繳納的保費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落實到個體卻不盡然。《中國汽車報》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并不是每個人的保費都有所下降,且每位受訪者對車險都是怨聲載道。北京的王先生10年不出險,每年的保費都是穩中有降,今年也是一樣。當他詢問銷售人員時,得到的答案卻是保費降幅都是統一的,并送了他若干洗車券。王先生向記者吐槽,洗車店的位置都不近,全浪費了。
大連的呂女士希望記者為她討個說法,每年都不出事故,但是保費每年都不下調,今年也是一樣,她認為改革降費是形式主義。而且車險的內容條款只有保險公司自己清楚,消費者不明白,不出事故保費不降,出了事故保費必漲,不僅沒有信息公開透明,而且也沒有落實保費靈活地上下浮動。贈送的福利也是相當雞肋,代駕用不到;加油打折是每周的某幾天,不一定趕得上,而且指定加油站位置并不方便;偶爾送一瓶洗手液,去領還不夠費勁的。
徐州的李先生也從來都不出險,聽別人說保費下降,可他最近一年的保費卻漲了400元,詢問銷售人員,得到的回復是“監管部門的要求”,這讓他一頭霧水。
車企:難o(一︿一+)o
某車企售后業務負責人劉澎介紹,車險綜改的確讓車企和經銷商很受傷,再加上疫情影響和芯片短缺造成的新車銷量下滑,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上周去走訪經銷商,發現售后日進廠臺次由費改前的170多輛降低到50多輛,售后團隊由150人減員至50人。
經銷商在保險公司面前屬于弱勢群體,原因有三:第一,保險公司推送的線索是根據投保額決定的,達到了保額就把線索停了;第二,對于提供的線索并不是惟一性,推送范圍除了經銷商同時還有路邊店等,還是需要經銷商去搶資源;第三,對于賠付額,有句話叫“保險十賠九不足”。
由于保險公司和經銷商不能達成一致,或者賠付額不足,經銷商面臨兩種選擇:一是賠錢修不起那就選擇不修了;二是賠錢也得修,就當賠錢賺吆喝,也是為了讓售后有活干,為了周轉,要是都不修,等于養一堆閑人。
據了解,某些省市的保險公司已經聯合起來要求4S店價格至少9折,這樣對經銷商的盈利和保險客戶留修都將造成很大影響。用戶有選擇維修店的權利,但經銷商如何與專業的鈑噴中心維修中心抗衡?經銷商爭奪事故線索更為艱難,將更加依賴廠家的支持政策。
保險公司:累_(:_」∠)_
某保險科技公司創始人王金(化名)認為,基于保費下降和成本提高,行業盈利方式正在從“信息差”向“科技驅動高效場景化運營”加速調整。車險企業亟須利用科技手段,加強新渠道、新場景和新產品的嘗試,這其中下沉業務場景、精細化運營和客群細分已成為行業共識。
承保端費用比例越來越有限,倒逼銷售渠道精細化運營、精準化營銷。在存量市場中做增量,基于數字場景能力實現保險渠道及營銷業務環節的精細化管理,將極大程度釋放科技效能,并為保險業務帶來降本增效的價值。
部分中小保險公司和部分中介機構,或因市場競爭不足、無法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模式慢慢退出車險市場,市場進入新的平衡。而保險公司與車商的博弈還在進行中,形成競合關系。
車險綜改一年過去,機遇與挑戰并存,新規已然對車險行業產生全方位實質影響,車險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在用戶保險消費習慣還未完全形成的今天,新規給車險行業帶來的不僅是更規范的市場秩序,也在倒逼行業生態格局進行調整,從而激發行業煥發新的活力。(郝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