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海南制造”加速 新能源汽車“出海口”海南自貿港

  • 發表于: 2020-06-03 10:25:46 來源:第一財經網

6月1日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正式發布,該方案明確提到將致力于壯大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為此將針對在海南實現增值3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進入內地實施免征關稅的進口原產地政策,在此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生產設備進口實施零關稅政策,并針對包括用于島內進口用于車輛等營運用交通工具進口至島內實施“正面清單”制度下的“零關稅”政策。

此外,《總體方案》中,還明確提到,海南要在貿易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等11個方面完善制度設計。

多位汽車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皆認為,《總體方案》在稅制政策及自由貿易等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海南乃至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新機遇。

新能源車“海南制造”加速

海南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無論是從島內需求,還是產業升級需求來看,都是海南省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保障。

海南的氣候、自然環境與地理位置,具有發展低碳制造業的條件,加上汽車尾氣的污染是海南的三大污染源之一,這些使海南較早便開始重視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邱志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汽車產業對于地方工業經濟的貢獻較大,而新能源汽車相較于傳統汽車制造業,所產生的碳排放降低了1/3,因此海南自貿港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車,是一項必然的選擇。

根據邱志強的預估,在《總體方案》實施后,在海南生產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將下降5%左右,稅制改革也將成為海南自貿港向全球新能源汽車企業“招手”的最大優勢。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師劉淼也認為,在生產新能源汽車的實踐過程中,有大概1/3的工序所需設備以及1/4的配件仍需要依賴于國際協作,因此海南在稅收方面實施優惠政策,并結合海南在人才引進方面的政策,將有助于更多優秀的海外技術引入至中國,也有利于“海南制造”的新能源汽車占據成本優勢。

新能源汽車的“出海口”

根據海南省商務廳的數據,2019年海南全省的出口總額為343.7億元,其中汽車及周邊產品的出口總額為13.8億元,成為海南省出口額增速較快的產業之一。

邱志強認為,作為海南附加價值最高的出口產品之一,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接下來海南產業政策的重中之重,《總體方案》將加快促進海南新能源汽車貿易發展的速度。

海馬汽車是海南唯一一家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該公司針對在中東、東南亞及中南美等現有主力出口區域的業務量正穩步提升。海馬汽車海外營銷部門負責人李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總體方案》的制度設計中,多項都直面并解決出口企業可能會面臨的難題,因此海南自貿港不僅將利好于公司出口業務的發展,更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提供對外展示平臺與“出海口”。

韓國汽車工業(中國)聯合會會長樸英奎也稱,海南進一步開放市場以及促進貿易自由便利,將使海南成為韓國車企進入中國市場以及中國車企面向亞洲市場的重要窗口。

目前,海南省正全面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今年4月份,海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推廣2020年行動計劃》(下稱“《計劃》”)曾提到,今年海南在計劃推廣1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基礎上,實施全省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公務用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的試點。

《計劃》還提到,確保到2020年底全省電動汽車與充電樁比例在3:1以下,并通過舉辦一系列國際性展會、賽事,營造全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良好氛圍,并帶動新能源汽車高端服務業發展,覆蓋了充電、服務、后市場等新能源汽車的“生命全周期”。

《計劃》加上《總體方案》,將為新能源汽車制造、整車研發、貿易創造更好的環境,同時也為汽車進出口從業人員帶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