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加大對電動領域投資 大眾定下2021年百萬輛目標

  • 發表于: 2021-03-18 09:48:22 來源:第一財經

傳統車企下定決心加大對電動車領域的投資。德國時間3月16日,在2020財年會上宣布了一系列電動化戰略后,大眾汽車當日股價一度上漲超9%。

大眾汽車在財年會上設定了今年電動車銷量將達到100萬輛的目標。同時,大眾汽車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約460億歐元用于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型方面。按照計劃,2030年,該集團總銷量中有一半將是純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將有60%的銷量來自純電動汽車。此外,到2035年,售出的絕大部分汽車將是電動汽車,而其中40%車輛可以實現自動駕駛。

2020年,大眾汽車新能源汽車共銷售了42.21萬輛,同比增長超過兩倍。2021年,大眾汽車設定了百萬目標,這意味著今年計劃交付的電動汽車將是去年的兩倍多。

“整車廠在電動化過程中的挑戰是,要找到零部件能夠在各個車型中大規模量產的基礎。大眾汽車集團近期改變了思路,不再將電池系統單獨看待,而是使其成為汽車開發的一個中心環節,汽車圍繞電池來設計,因此推出了標準電芯。”大眾汽車電池和充電能源部門負責人表示,自2023年起,該企業將啟用標準電芯,并將在全球推廣運用。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各品牌約80%的電動車型將搭載標準電芯。

推出標準電芯的舉措能夠帶來成本上的下降。具體來看,電芯設計降本15%,制造降本10%,電極降本20%,電池系統降本5%。

大眾汽車還表示,目前已經做好了磷酸鐵鋰、高猛、鎳鈷錳以及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布局,而統一電池設計還將為最終過渡到固態電池提供理想條件。2025年以后,大眾汽車計劃使用固態電池,12分鐘即可充滿80%電量,這將使電動汽車比汽油車便宜,并且使用起來同樣方便。

按照規劃,到2030年,大眾汽車將攜手合作伙伴在歐洲建立6座電池工廠。此外,2025年前,大眾汽車及其合作伙伴將在歐洲運營約1.8萬個公共快速充電樁,在中國市場則通過其合資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總計1.7個快速充電樁。

標準電芯只是大眾汽車平臺化戰略的一部分。大眾汽車方面表示,該集團將全面系統性地深化平臺化戰略,旗下所有品牌的車輛和服務都將建立在高度標準化的技術基礎上。除了電池外,全新的平臺化戰略還將涵蓋硬件、軟件、充電以及出行服務。“平臺化路線將使大眾汽車集團以更有利的方式充分挖掘內部協同潛力,通過整合集團旗下各品牌的優勢,我們得以更快地發展未來技術。”大眾汽車 CEO 赫伯特 · 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這將降低工藝流程復雜性,同時憑借規模效益和品牌協同,全面助力集團加速轉型。

目前,大眾汽車已經打造了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并計劃在明年推出首批基于PPE高端電動平臺打造的車型,同時計劃在2025年前后開始研發SSP可擴展化系統平臺,該平臺將適用于大眾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和所有級別的車型。按照規劃,到2022年,大眾汽車將提供27款基于MEB平臺的車型,并推出第一款基于PPE平臺生產的車輛。到2024年,大眾汽車將基于可擴展的系統平臺SSP平臺打造電動汽車。屆時,MEB平臺和PPE平臺將被SSP平臺取代。

在車載互聯技術和軟件方面,大眾汽車將在未來幾年,基于VW.OS操作系統實現集團所有品牌間的協同效應,這一系統由成立于2020年的大眾汽車集團Car.Software.Organisation 所開發。此外,Car.Software.Organisation還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基于數據的商業模式創新和新型出行服務。

而為了實現電動化目標,大眾汽車稱,將繼續專注核心業務并鞏固財務基礎,以確保對未來技術的持續投入。大眾汽車CFO Arno Antlitz表示,未來幾年,大眾汽車確保營業銷售回報率恢復到7%至8%的目標區間。此外,大眾汽車內部財務管理未來將以品牌矩陣以及電動汽車、軟件和出行平臺為基礎。到2023年,固定成本(不包括研發資金和資本支出)預計將較2020財年減少20億歐元左右,或約下降5%,同時將原料成本降低7%,研發資金和資本支出在汽車業務中的占比分別降至6%左右。

受疫情影響,2020年,大眾汽車營收為2229億歐元,同比下滑11.8%,凈利潤為88.2億歐元,同比下降37%。銷量方面,2020年大眾汽車全球汽車市場的累計銷量約為920萬輛,同比下滑16.4%。此外,去年底,汽車行業面臨芯片短缺,這給汽車產量帶來一定挑戰。迪斯稱,芯片短缺使大眾汽車今年在全球市場減產高達10萬輛。目前芯片短缺對大眾汽車還有一定影響,但總體情況可控,該公司下半年會努力彌補產量的損失。(武子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