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股份17%股權被轉讓 優化股權結構?

  • 發表于: 2020-06-22 11:13:13 來源:界面新聞

4月10日晚間,紫光股份(000938)公告稱,收到公司控股股東紫光通信通知,擬通過公開征集轉讓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3.47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7.00%,本次公開征集轉讓不會造成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紫光股份表示,本次公開征集轉讓為引入公司未來發展重要戰略資源,進一步優化公司股權結構,提升公司發展潛力,推動公司持續發展。

公告顯示,本次轉讓的價格將不低于本次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公司經審計每股凈資產值兩者中的較高者,最終價格將依據相關法規,在比較各受讓方報價的基礎上,以公開征集并經國資監管部門批復的結果確定。

目前,紫光通信持有紫光股份10.7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2.70%。紫光通信表示后續將進一步研究制定本次公開征集轉讓的具體方案,本次公開征集轉讓尚需取得國資監管部門的批準,因此能否進入公開征集轉讓程序及何時進入公開征集轉讓程序存在不確定性。

資料顯示,紫光股份主營業務是自有品牌產品、系統集成及IT服務和增值分銷業務,產品包括以太網交換機、路由器等。

對于此次公開征集轉讓的原因及潛在投資者,紫光集團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在轉讓完成后,紫光通信的持股比例將從52.70%降至35.7%左右,盡管根據公告對于紫光股份的控制權不會發生改變,但紫光通信將失去“絕對控股”的地位,更加利于社會資本參與公司運營。

從股權關系上來看,紫光股份屬于清華大學的校辦企業,實控人是教育部,此次的舉措符合近年來持續推進的“校企混改”,即國有資本控股的校辦企業,通過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或社會資本,使得股東結構多元化,讓校企為業績所驅動,提高整體經營效率。

近年伴隨著國企改革的持續推進,“校企混改”也陸續展開,同方股份、交大昂立,東軟集團、浙大網新、華工科技、華中數控、復旦復華、山大華特等校辦上市公司紛紛引入社會資本。

在透鏡研究創始人況玉清看來,控股股東公開轉讓股份對于紫光股份將產生積極影響,“戰略投資者的基本要求是在業務和資源層面給上市公司帶來新的機會,比如上游供應鏈資源、比如下游客戶資源,再比如技術和管理資源,這是上市公司所需要的。”

不過況玉清同時表示,除了幫助紫光股份完成“混改”外,“紫光系”本身或也有轉讓持股盤活資金的目的,“如果單純想引進戰略股東完全可以定向增發股票,擴充上市公司股權資本對公司進行補血,這樣更有意義。”他表示。

截止2018年末,紫光股份的每股凈資產為18.20元,本次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為40.31元。按此計算,以較高者估算紫光通信轉讓股份的整體價格或不會低于139.88億元。

況玉清表示,近年來“紫光系”在半導體領域發展迅速,不排除將轉讓持股獲得的資金投往該領域。

事實上,在公告此次轉讓事項前,紫光通信已多次減持紫光股份的股票,似乎的確存在資金需求。

去年11月底,紫光通信及其一致行動人披露了一份不超過紫光股份總股本6%的減持計劃,減持原因為股東自身資金規劃安排。截至3月26日,紫光通信已累計減持1.54%。

此外,近年來校企問題頻發,哈工大旗下的工大高新(600701.SH)、北大旗下的方正集團問題頻發。就在今年2月份,國內最大校企、資產規模達3600億的方正集團曝出債券違約,方正集團旗下6家上市公司半數經營狀況堪憂。引入社會資本“救命”,成為校企為數不多的選擇。

“紫光系”近期也曾遭質疑是否面臨困境,這點在債券價格的波動上得以體現。2019年10月,紫光集團尋求海外銀團貸款展期的傳聞發酵,造成境外債券價格一度大幅下跌;今年3月,紫光集團旗下的債券“19紫光02”出現異動;今年4月8日,紫光集團發行的債券“19紫光01”出現異常波動,全天跌幅達24.53%。

關鍵詞: 紫光股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