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政府推出了不少關于汽車消費方面的刺激政策,就我們目前知道的來說,國三車型實行報廢補貼和新能源車型補貼的延續應該是最受關注的兩個話題。就在近日,在新能源車型的補貼政策上,又有了新的動作。
4月23日,由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備受關注。《通知》顯示,新能源汽車將再獲三年緩沖期的補貼,同時也表現出政策對新能源的多樣性和"換電模式"有所扶持。其中還指出,補貼前售價低于30萬元(含30萬)的新能源乘用車才有資格享受新一輪補貼,此外"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細分重點的話主要有三點:一是新能源車型補貼繼續延續;二是啟動對新能源多樣性和"換電模式"的扶持;三是將補貼前新車售價卡在30萬元以內。就消費者用車來講,三項內容排名不分先后,都很"勁爆"。
都有誰會受影響?
無疑,30萬元會成為補貼紅線,這里要說明一個問題,此次政策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具體執行過程中,四部委將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的價稅合計金額,以及產品官方指導價等信息作為參考依據。
這就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很好理解,官方指導價在30萬元內的車型會享受到補貼,第二種則涉及到了成交價的問題,如果你的新車經過廠家優惠后成交價也在30萬元以內,同樣可以享受到國家補貼。
就目前國內電動車市場的車型來看,提到"換電模式"自然會想到蔚來汽車。"有所扶持"意味著什么?說簡單點就是蔚來汽車能享受到相應補貼,企業層面的事情這里就不多說了,相比現在形勢更好那是一定的。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由于新政策對采取"換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執行30萬元限價要求,所以基本沒太大影響。
就從售價來看,拋開"蔚來獨享補貼"外,理想、特斯拉、比亞迪、Aion這些品牌的很多車型目前補貼后的價格其實都卡在30萬元上下,那為了贏取新一輪的補貼政策,屆時新車的售價也就變得頗具看頭。順便說一下,在新補貼政策發布當晚,李想就對外表示,理想汽車補貼下降的部分車企會自己承擔,用戶到手價不變。
特斯拉才是最大看點
去年,特斯拉在中國實現國產化,就目前來看,在售車型主要有兩款,分別是補貼后售價29.905萬元的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和補貼后售價33.905萬元的Model 3長續航版。而本次全新補貼政策卡在30萬元內,不免讓人想到特斯拉的定價。
補貼后小34萬元的Model 3長續航版確實在國內有一個相當不錯的銷量和市場熱度,再結合本次30萬元補貼紅線來看,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新的補貼政策是在"限制特斯拉",起碼看起來是這樣的。
但全新補貼政策的推出,也給了特斯拉價格再次下調的"理由",多的不說,就僅僅是降4萬元來看,Model 3長續航版在補貼后售價會跌進30萬內,可以享受本次推出的補貼政策,而普通版車型的售價甚至會保持在26、27萬的水平。當然了,國產化導致成本的壓縮也讓特斯拉有價格再次下調這個本事。
屆時消費者面對的就是26萬元起售的特斯拉Model 3,再想一下國內的電動車市場,目前打造新能源車型的主流車企競爭會更加激烈,市場蛋糕進一步做大的同時也會加快優勝劣汰,"混子"要想繼續分羹會更難。
寫在最后
毋容置疑的,為了贏得補貼,也為了獲得更好的銷量表現,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會愈發地激烈,尤其是中高端純電動車型的競爭。而在這之后,技術多樣性等等新的扶持計劃,也能讓電動車企可以更專注的做產品,總的來說,本次的調整對消費者來講是一大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