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億緯鋰能(300014.SZ)股價走低,截至收盤,每股報80.58元,跌幅11.80%,換手率2.97%,成交額43.27億元。
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楊敬梅于2021年1月27日發布的研報《參與華友鈷業定增點評:億緯鋰能參與華友鈷業定增 有望優化產業鏈布局》認為,公司軟包電池需求旺盛,產能釋放下21年出貨量有望翻倍以上增長;方形三元寶馬項目如期兌現,未來出貨量有望持續提升。在新能源車產業鏈降成本壓力下,動力電池競爭有向上游環節延伸的趨勢。本次認購華友股份,有利于加強雙方合作,并助力億緯開拓上游產業鏈及優化產業布局,進一步提升動力業務競爭力。預計公司20-22年營收分別為85.44/176.54/283.2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3.3%/106.6%/60.4%;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40/34.73/52.7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125.6%/52.0%;EPS分別為0.82/1.84/2.79元,維持“買入”評級。
此外,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游家訓、劉珺涵于2021年1月25日發布的研報《思摩爾業績超預期 動力板塊正在醞釀新的增長動力》認為,思摩爾公告業績預告,2020年實現凈利潤23.9-25億元,同比增長10-15%,其中一次性費用支出約14.65億元。若不考慮一次性費用支出,實現凈利潤38.5-39.6億元,同比增長70-75%,業績超預期。公司2021年經營向好確定性較高,并且正在積累新的增長驅動力,未來幾年小電池、大電池有望齊頭并進,維持強烈推薦評級,基于未來幾年的增長確定性,隨著動力儲能領域新增長點出現,未來的增長更清晰,繼續強烈推薦,上調盈利預測并上調目標價至135-150元。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宋韶靈、陳俊斌、董雨翀于同日發布的研報《深度跟蹤報告:全球視角看動力儲能 脫穎而出邁向新高度》認為,維持公司2020/21/22年凈利潤預測16.92/29.44/38.68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90/1.56/2.05元,對應20/21/22年123/71/54倍PE。公司動力電池業務通過積累確立了技術、產能、客戶等優勢,在加速全球配套。同時,公司鋰原電池、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在細分市場處于龍頭或領先地位,受益下游景氣,業績增長明確。此外,公司持股的思摩爾經營繼續成長,將帶來良好的投資收益。采用分部估值法,給予公司目標市值2866億元,目標價151.72元/股,維持“買入”評級,重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