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宣亞國際歸母凈利潤為-2877.20萬元,同比下跌377.99%,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同時,其各板塊毛利率也出現大幅下滑。
從PC到移動互聯網再到5G時代,碎片化的信息獲取方式催生出消費者的碎片化需求,標準化內容不再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開始崛起。
而互聯網紅利的持續退潮,使得流量不再任取任用,流量獲取成本上升成為互聯網產業相關公司的共識。廣告營銷類公司,在搭上互聯網的車后,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誰掌握了“善用流量,精準轉化流量”的招數,誰就能在營銷的江湖里掘金。
作為一家轉型至營銷技術方案運營商的廣告營銷公司,宣亞國際營銷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宣亞國際,300612.SZ)欲以其“巨浪引擎”技術平臺為基點,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整合營銷傳播服務。但毛利率的斷層式下滑,使得該公司出現首虧。數據顯示,2020年,宣亞國際歸母凈利潤為-2877.20萬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1034.99萬元,同比下跌377.99%。
《投資時報》研究員觀察宣亞國際二級市場表現注意到,該公司股價在2020年8月28日觸頂50.66元/股后一路震蕩狂跌。截至2021年5月10日,宣亞國際報收15.12元/股,近九個月時間內股價大跌61%。
與此同時,該公司持股數量排名靠前的三大股東自2020年開始也紛紛減持,且不乏有繼續減持的計劃。2020年,三大股東共計減持股份數為2540.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為15.97%。其中,北京金鳳銀凰咨詢中心(有限合伙)(下稱金鳳銀凰)2020年4月累計減持公司股份795.19萬股,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從10.33%降至5.33%。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6月2日,宣亞國際還將迎來公司史上最大的限售股份解禁,屆時會有5508.8萬股解除限售,占總股本比重為38.26%。
針對前述情況,《投資時報》研究員電郵溝通提綱至該公司相關部門,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上市首虧
2020年疫情陰影下,宣亞國際出現了自2017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據年報數據披露,2020年宣亞國際營業收入實現6.19億元,同比增長74.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77.20萬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1034.99萬元,同比下跌377.99%。
從主營業務構成來看,宣亞國際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營銷解決方案業務、營銷技術運營業務及數據技術業務。其中,營銷解決方案業務收入2.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7.79%,同比下降23.43%;營銷技術運營類收入達3.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61.30%,增長729.36%;數據技術產品類收入562.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0.91%,同比增長104.71%。
可以看到,營銷技術運營業務無疑是該公司主要營收增長點,亦是宣亞國際重點布局領域。該業務主要是基于公司研發的“巨浪引擎”技術平臺的系列產品,為客戶提供品牌廣告、效果廣告、電商代運營、口碑輿情管理、內容分發等營銷技術運營服務。
具體來看,該業務板塊營收的巨幅增長,與宣亞國際旗下的子公司天津星言云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言云匯)密不可分。2020年,星言云匯的營業收入為3.66億元,凈利潤為0.27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59.03%。據悉,星言云匯及其子公司自2019年開始代理巨量引擎品牌旗下產品客戶端廣告營銷業務,巨量引擎(OceanEngine)作為字節跳動旗下的營銷服務品牌,整合了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懂車帝、穿山甲等產品的營銷能力。
2019年,宣亞國際通過增資和股權受讓的雙重方式合計出資5600萬元取得了星言云匯40%的股權。由于在其董事會中占有多數席位達到控制,星言云匯為宣亞國際旗下的控股子公司。2020年9月,該公司發布公告,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1.58億元收購控股子公司星言云匯的剩余股權,即湯斯、菏澤眾行企業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伙)合計持有的星言云匯60%的股權。
不過,《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背靠字節跳動的星言云匯高營收增長的背后是稀薄的利潤,2020年星言云匯凈利潤率為7.4%。同時,字節跳動系公司是星言云匯的重要供應商,隨著字節跳動系向好發展,其代理商或將增多,星言云匯存在無法持續獲得全部或部分代理資質的風險。
業績倚重汽車行業
從各業務板塊的毛利率來看,宣亞國際營銷技術運營類業務毛利率僅為12.83%,相較2019年24.82%的毛利率下降11.99個百分點。而營銷解決方案業務板塊毛利率為35.71%,較2019年的41.39%下降5.68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宣亞國際營收占比最大的營銷技術運營業務板塊毛利率整體偏低,且下滑幅度大。這其中不乏2020年將星言云匯合并報表的緣故,同時也與技術類互聯網廣告營銷行業整體毛利率偏低相關。
輕資產模式下,互聯網廣告行業進入門檻并不高。而抓取數據,分析數據最后推送廣告的生產鏈條的技術門檻也不高,難以形成很高的競爭壁壘。在行業集中度較為分散,且處于紅海的競爭中,若投放效果難以精準衡量,價格戰就是各公司不得不面對的現狀。
為拓寬護城河,2020年宣亞國際正式發布“巨浪引擎”技術平臺,該平臺旨在提升客戶的傳播效率和轉化效果。但是目前,抓取提煉數據、后續分析數據并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在整個社會對于網絡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越加看重的現今,這無疑對此類營銷技術平臺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宣亞國際的巨浪引擎后續效果如何仍待時間考驗。
此外,《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2017年宣亞國際初上市時,營收占比最大的業務板塊是營銷整體方案。2017年—2020年,該業務板塊毛利率分別為46.36%、40.11%、42.39%及35.71%,呈走低趨勢。同時,該板塊毛利也逐年下降,同一時期分別為2.3億元、1.5億元、1.3億元及0.8億元。宣亞國際選擇在2019年通過收購星言云匯的方式重點介入營銷技術領域,未嘗不是應對營銷整體方案毛利下滑情形的一種選擇。
通常而言,營銷解決方案業務針對的是某個品牌的整體傳播,著眼于多線發力,追求組合拳之下綜合效果的最大化。但同時因為沒有可以統一量化的標準,且加之品牌傳播的效果在短期時間維度上難以量化驗證。相較于營銷技術領域,該業務領域門檻更高,對人才的依賴度同時也更高。
在這一部分,宣亞國際對汽車行業比較依賴。數據顯示,2020年該公司涉及汽車行業的業務營收達4.70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75.85%。相較2019的2.09億元,同比增長125.22%。
而該公司對于汽車行業的依賴不是從2020年開始的。早在2017年宣亞國際招股說明書就言明,存在客戶集中度過高的風險,其客戶主要集中于汽車行業。
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對于汽車行業的倚重,也已從毛利率較高的業務向毛利率低的技術類營銷轉移。
大股東紛紛減持
截至2021年5月10日,宣亞國際總市值為24.49億元。而上一個市值頂峰是2020年8月28日觸及的75.4億元。
宣亞國際市值持續下滑的另一個側面是,該公司持股5%以上的幾位大股東紛紛減持。
據披露,2020年間,該公司大股東之一北京橙色動力咨詢中心(有限合伙)在本報告期內合計減持股份728.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58%;金鳳銀凰年內則合計減持52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31%;北京偉岸仲合咨詢中心(有限合伙)期內合計減持128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08%。2020年,三大股東共計減持股份數為2540.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為15.97%。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金鳳銀凰自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27日累計減持公司股份79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該股東持有宣亞國際的股份比例也從10.33%降至5.3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2日,宣亞國際還將迎來公司史上最大的限售股份解禁,屆時其控股股東北京宣亞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會有5508.8萬股解除限售,占總股本比重為38.26%。(殷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