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增做市案例現爆發式增長 中小券商占主力

  • 發表于: 2021-11-03 16:26:38 來源:資本邦

11月3日,資本邦了解到,自9月2日晚北交所官宣設立以來,截至昨日收盤,新三板新增做市案例已達100起。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新增做市案例為172起,月均新增不到22起。隨著北交所的設立,9月份新增做市案例出現爆發式增長,達到48起;10月新增50起,再創今年單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加碼做市業務的券商主要是中小券商。其中,中泰證券火力十足,9月以來累計新增成為29家公司的做市商,占新增做市案例的比例接近三成。其次是萬和證券,自北交所官宣設立以來新增做市案例10起。中山證券、東北證券、首創證券、東吳證券等也在積極加碼做市業務。

也有頭部券商繼續布局做市商業務。例如,國泰君安在9月23日追加成為康樂衛士的做市商,廣發證券則在日前發力,10月28日攬入珠海港昇、力王高科和可恩口腔,11月1日和3日又分別加碼了安達科技和中訊四方。

從做市標的看,創新層企業最受做市商追捧,北交所官宣以來100起新增做市商案例中,有95起做市標的為創新層企業,僅5起來自基礎層,涉及興竹信息、凌志環保、九州方園和武侯高新4家企業。

這些受做市商歡迎的公司多數為板塊內龍頭公司,不少為精選層概念股或IPO概念股,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信息技術、互聯網、電子設備等板塊。

做市商制度是新三板市場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對改善市場流動性、促進股票價格發現、形成市場良性循環等具有重要意義。據悉,北交所未來將推出特有的“連續競價+做市商”混合交易機制,這讓更多券商在做市業務上加快布局。(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