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欣旺達擬投120億元建動力電池基地

  • 發表于: 2022-09-16 15:41:54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互聯網公司跨界造車,正在成為行業中一道新的風景。

9月15日晚,欣旺達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簡稱欣旺達EVB)擬與宜昌市人民政府、東風集團及東風鴻泰簽署《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書》,在宜昌建設動力電池電芯、模組等研發設計生產基地,總投資約120億元,規劃年產能30GWh動力電池,分兩期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欣旺達EVB剛剛拿到了來自美珠美鵬等投資商的可轉債借款合計11.9億元,而美珠美鵬的大股東正是美團掌門人王興。這也從一個側面證實了美團近年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悄悄投資智能電動汽車的傳聞。

欣旺達為何受青睞

美團為何青睞欣旺達EVB,并非毫無緣由。

“宜昌動力電池項目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公司動力電池的產能規模,優化公司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布局,進一步提升公司和欣旺達汽車電池的綜合競爭力,滿足公司新能源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的需求。”從欣旺達方面的解釋中,不難發現在動力電池供應緊張背景下,欣旺達正憑借擴產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

“其實,包括美團等投資商盯上欣旺達,只是資本看好動力電池行業的案例之一。”華泰證券分析師凌岳斌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增長,呈現市場旺盛的良好勢頭,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而且原材料漲價也導致動力電池價格上漲,而這對于像欣旺達EVB這樣的企業而言正是難得的機遇,而嗅覺靈敏的資本青睞這樣的企業,并不意外。

目前,成立只有8年的欣旺達EVB,已具備了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測試等動力電池解決方案,主要面向電動汽車電池和儲能電池兩大業務場景。公司已與東風柳汽、東風汽車、吉利、上汽、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廣汽等多家車企建立了合作關系,產品覆蓋經濟型、性能型、高端型等電動車型。

8月25日,欣旺達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欣旺達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及天津和諧海河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等22家外部投資者擬對欣旺達EVB進行增資,其中惠州新能源擬增資20億元,22家外部投資者擬合計增資49.2億元,合計為69.2億元。

“其實,不僅是欣旺達EVB,近期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的產銷狀況及預期都較為理想。”招商證券分析師楊永年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談到,在今年前8個月的動力電池裝車量數據中,欣旺達為4.04GWh,位居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第5名。而且,其半年報表明,其上半年公司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3.95GWh,實現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631.92%。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團等資本的青睞也就是順理成章。

大手筆投資車圈

行業注意到,近年來,互聯網向汽車業的“跨界”越來越多。

其中,既有百度、小米斥巨資下場造車,也有阿里、騰訊開發汽車軟件及車機系統,而美團此次向動力電池的投資吸引了眾人眼球。

記者通過對企查查檢索,發現美團的投資目標不僅有像欣旺達EVB這樣的企業,也有智能電動汽車企業。近日,美團掌門人王興還減持了其持有的理想汽車H股0.07%的股份,但仍持有理想汽車21.6%的股份,是為數不多的大股東之一。至今,美團的投資的觸角已經伸向了智能電動汽車的硬件、路測及交通設施、汽車及零部件先進制造等領域。

數據表明,僅今年以來,美團就已經在汽車領域有三次公開的大筆投資。今年2月,美團跟投自動駕駛卡車科技公司嬴徹科技的1.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B+輪融資。今年4月,美團領投未來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的C+輪融資.今年8月,美團戰投領投欣旺達EVB的A輪融資。

“從美團的投資軌跡看,美團的資本布局幾乎覆蓋了智能電動汽車的產業鏈。”凌岳斌認為,從研制激光雷達的毫末智行、做動力電池的欣旺達EVB,到開發自動駕駛的贏徹科技,做新車銷售的上海三快省心購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出行服務商印尼GoJek公司,同時美團APP上還有養車、用車板塊,提供維修保養等服務等。

“自動駕駛、人車交互等技術,未來會與美團的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王興表示,這些未來會與美團的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王興認為,美團本質上是一家移動公司,因此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對美團很重要。而美團方面還稱,美團擁有業界領先的無人配送自主研發能力,在該領域有長期的積累,近年來無人配送的投入繼續加碼、規模化落地進程進一步加快。同時,美團持續圍繞具有長期發展價值的前沿科技領域進行投資,積極布局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半導體等領域。

新目標彰顯趨勢

“機構研報顯示,如同其他互聯網公司向汽車業的投資一樣,美團投資汽車業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嚴格的選擇標準。”楊永年表示,美團用坐標系來考察擬投資對象,橫軸是技術,縱軸是落地場景,由此,自動駕駛、智能化、電動化及出行服務就是美團最為看重的趨勢之一。而且,結合美團的現有業務,從長期看,隨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有利于美團貨物配送效率的不斷提高,配送成本的不斷降低,將有利于美團主營業務的發展。

“應該可以說,目前再進入整車制造領域幾乎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而智能電動汽車相關零部件業務卻正是方興未艾。”凌岳斌認為,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動力電池等汽車智能化、電動化業務正處于產業爆發期,很多資本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去躋身這一新賽道,如同美團投資的欣旺達EVB,看中的是其發展潛力巨大,從盈利數據看,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的毛利率為8.76%,盡管目前還不如行業龍頭,但發展趨勢和速度都有更多空間,對于投資商是最好的投資目標。

前不久,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公開場合表示,動力電池成本已經占到新能源汽車的40%至60%,稱整車廠是在給電池供應商打工。“在眼光精明的資本看來,投資智能電動汽車零部件業務,既能坐享投資回報,又能收獲行業發展紅利,何必去蹚下場造車前景未卜之路呢?”楊永年認為。(記者 趙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