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攜SemiTruck亮相 能否再次引領電動卡車潮流?

  • 發表于: 2022-09-14 10:31:11 來源:中國汽車報

特斯拉Semi Truck終于公布了量產和交付計劃。

近日,特斯拉官網更新了Semi Truck的外觀圖片。與此同時,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也公開宣稱,首款電動卡車Semi長續駛里程版將于年底正式交付。

盡管自2019年以來屢次“跳票”,但特斯拉Semi Truck依然備受業內關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一直是行業的風向標,它曾以一己之力推動了全球電動乘用車的發展。如今,特斯拉攜Semi Truck亮相,能否再度引領電動卡車潮流?未來,如果Semi Truck進入中國,它能否像特斯拉乘用車一樣,創造一個又一個里程碑?

想要掘金市場 需考慮商用車市場底層邏輯

特斯拉Semi Truck之所以引發業界關注,原因之一在于電動重卡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下一個風口;原因之二在于當下中國電動重卡市場風頭正盛,特斯拉Semi Truck的即將交付,引起了業內對其進入中國的猜想。

自去年5月至今,我國重卡市場經歷了史上絕無僅有的“15連降”。然而,新能源重卡市場卻逆勢上揚,今年1~7月,新能源重卡累計銷量達1.16萬輛,同比增長385%。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鐘渭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向電動化轉型已成為商用車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的首選目標,也是實現產業鏈迭代升級的必經之路。隨著“雙碳”戰略目標的持續推進以及換電重卡的興起,新能源重卡市場將愈發火熱。

當下有成績,未來有預期。因此,我國新能源重卡市場有望成為整個商用車市場中表現最為搶眼且最具增長潛力的細分領域。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特斯拉想要到中國掘金無可厚非,那它能否再次創造銷量神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受訪者無一例外地提到了商用車與乘用車市場不同的底層邏輯。

“商用車和乘用車在市場邏輯上存在著本質差別。”鐘渭平表示,乘用車是消費品,對于品牌“死忠粉”來說,購買車輛并不需要考慮太多因素,甚至不會看重性價比。而商用車作為生產資料,購車時考量的事項比較多,從售價、服務到技術指標和使用習慣,各個方面都需要進行橫評。

從此次特斯拉官網更新的圖片上可以發現,電動卡車Semi的方向盤采用居中設計,而且沒有儀表盤和副駕駛座椅,這樣的卡車駕駛室布局雖然前衛大膽,但客觀地說,并不符合當下國內運輸從業者的使用需求,也無法滿足我國相關法規和技術標準。另外,美國的半掛列車最大核定總質量為36噸(6級,5軸),而中國半掛汽車列車最大允許總質量為49噸(6軸),由于載貨重量的增加,特斯拉Semi Truck如果在中國運營,其最大續駛里程或許會有所減少,粗略估算長續航版的續駛里程在500公里左右,這個數據雖然在中國電動重卡領域算是相當亮眼,但投放到干線運輸市場,依然有著無法消除的里程焦慮。

購車成本也是卡車用戶關注的焦點。據了解,電動卡車Semi在美國的售價約合101萬~121萬元人民幣。如果進口到國內,還要加上包括運輸費、裝卸費、進口稅和增值稅在內的多項稅費。從價格角度來看,特斯拉Semi Truck并沒有其電動乘用車那樣吸引人。“對于電動卡車來說,除了要打造產品的先進性,更重要的是要把‘經濟賬’搞懂、學精,這樣才能真正在市場上形成競爭力。”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說道。

品質、成本、服務、補能、營銷缺一不可

特斯拉Semi Truck想要在中國爭得一席之地,面臨諸多挑戰。

“產品只是打開市場的敲門磚,對于特斯拉來說,還要適應國內的運輸和政策環境,滿足中國用戶對產品高效、節油、安全以及成本等維度的要求,這樣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鐘渭平表示,對于特斯拉而言,需要對供應鏈、產品性價比以及用戶需求有著全面的把控。進入中國市場后,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品控標準,也是其面臨的挑戰;在產品后續的開發上,如何結合中國的地域特征、運輸情況及市場需求,開發出符合中國市場應用場景的車型,更是其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此外,服務網絡和營銷體系的建設也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市場下行的背景下,特斯拉Semi Truck想要快速打開市場,服務和營銷網絡的建設是重中之重。

換言之,拋開外觀造型和整體性能,電動重卡皮實耐用、能拉快跑、服務完善、滿足需求才是關鍵。

此外,還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補能。長期以來,補能焦慮的痛點,一直阻礙著電動重卡大規模推廣。尤其是在距離較長、載重量高的長途干線物流運輸領域,電動重卡始終難以與傳統燃油車抗衡。如今,雖然特斯拉已在國內加快布局充電設施,但充電樁的分布和密度依然難以滿足需求,嚴重影響電動重卡的應用和普及。

未來,若Semi Truck進入中國,采用何種營銷模式,也成為了業界熱議的話題。“特斯拉在美國采取‘兩條腿’走路(直營+經銷商),其中Semi Truck走直營的核心在于其能夠充分利用好充電樁儲供給足的優勢。未來進入中國后,在無法利用資源優勢的情況下,特斯拉如何打造適合自己的營銷模式,在營銷理念上該如何轉變,做到‘因地制宜’,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特斯拉Semi Truck能否突出重圍的關鍵。”鐘渭平說道。

倒逼本土企業加快技術升級

如果僅以底層邏輯的視角以偏概全地看待Semi Truck在中國市場的未來前景,顯然是不公平,也是不合理的。畢竟,特斯拉Semi Truck擁有非常亮眼的性能數據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同時還有隱藏的“殺手锏”——Autopilot駕駛輔助系統。

“特斯拉Semi Truck的智能化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值得國內卡車企業借鑒和學習,尤其是Autopilot駕駛輔助系統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如果能夠有效、合理地應用Autopilot功能,未來Semi Truck還可以實現卡車編隊行駛,從而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獨立研究者曹廣平說道。

“‘狼來了!’這不是一句危言聳聽的話,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特斯拉Semi Truck就會進入中國,到時,國內新能源重卡領域將迎來一大勁敵。”有業內專家指出,Semi Truck無論是設計理念、技術能力、電池技術還是智能化設計,都顛覆了人們對電動卡車的認知。而反觀國內大多數電動重卡,依然還是“油改電”的開發路線,同質化程度較高,缺乏核心技術,與特斯拉Semi Truck存在很大差距。“未來,如果想要在競爭中勝出,國內重卡企業必須將資金和精力投入到新能源車型的正向開發上,只有提升核心實力,做好技術儲備,才能與Semi Truck一較高下。”他說。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也認為,不能小覷特斯拉Semi Truck或將入華的影響。以乘用車市場為例,特斯拉進入中國后催生了一大批造車新勢力,10年間,汽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用車行業的技術迭代速度越來越快,所以很可能會重現上述情況。未來,如果特斯拉Semi Truck實現本土化生產,售價可以像特斯拉乘用車一樣有很大的下探空間,就會給國產電動卡車帶來較大的沖擊。

“特斯拉Semi Truck的量產交付,將吹響新能源卡車比拼的沖鋒號。當下,中國電動卡車初創公司亟需補齊短板,強化自身實力,這樣才不會輸在起跑線上。而傳統卡車企業更要潛心學習、苦練內功,加速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才能應對即將到來的市場競爭。”鐘渭平說道。

在物流行業專家孔震看來,若特斯拉Semi Truck進入中國,對于國內重卡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不僅用戶可以有更多選擇,還能加強自主品牌的危機意識,加快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產品品質的提升,助力中國電動卡車市場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

某重卡品牌負責人也認為,如果特斯拉Semi Truck入華,將有望復制Model S的帶動作用,提高電動重卡的接受度,促進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的完善。如果特斯拉后期發布更加經濟的車型,還將推動電動卡車大規模普及應用。(趙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