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31日,記者走進河南省商水縣平店鄉廣投莊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大棚內一排排菌棒排列整齊、錯落有致,菌棚外一筐筐、一簍簍新鮮的香菇映入眼簾,村民們正忙著整理剛采摘的香菇,采菇、摘菇、分揀、歸類、裝筐、入庫……現場一派緊張有序的忙碌景象。
“這片食用菌種植基地,只是我們村‘老兵種植合作社’產業發展的一部分。我們采取‘黨員干部帶頭、近親屬先行先試’的模式,投資80多萬元推廣種植香菇28棚,今年預計每棚菌床產量可達3000多斤,每棚可收入2萬元左右。”廣投莊村小香菇等產業發展的創始人、村黨支部書記魏兵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今年40歲的魏兵,曾在甘肅某部服役8年,2008年退伍后外出創業一年;2020年返鄉創業帶頭注冊了“商水縣老兵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021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至今。通過外出考察他了解到,現在更多人注重養生,對于食用菌的需求消費升級,發展潛力也越來越大。針對過去村里沒有產業,群眾全靠種小麥、玉米吃飯的現狀,他動員弟弟魏永超、堂哥魏學習等人“入股”,在建成60畝韭菜基地基礎上,又建起了30畝香菇種植基地。
48歲的村民王翠花正忙著采收,只見手指輕輕一扭,“小蘑菇”就脫離了培植床,不多會就采了滿滿一簍筐。魏永超說,在“老兵種植專業合作社”務工的村民有10多人,從當年9月份開始培育菌種,第二年8月出菇,一直持續一年、連續出菇8個月,干活的工人每人每天70元,每年能有2萬多元的收入。
“咱生產的小香菇是純天然無公害,每斤6~7元,根本不愁賣,只不過價格有點低。以后準備擴大生產規模,帶動周邊群眾種植,做成香菇醬、香菇干。等有條件后推進深加工,產值能翻幾番,每斤可以賣到60元左右。”魏永超說。
“香菇種植使用農作物廢料作原料,實現了變廢為寶、循環發展無污染,它是周期短、見效快的產業項目,占用土地資源少。在推進鄉村振興和‘五星’黨支部創建過程中,廣投莊村因地制宜,將香菇種植作為興村富民項目培育,為全鄉帶了個好頭。鄉里將幫助申請調劑,逐步解決冷庫、烘干機等設施用地問題。”平店鄉黨委書記段文海說。
“平店鄉緊緊圍繞產業優化轉型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全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更好地助力農業產業發展。相信在未來的日子,在平店鄉黨委、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廣大種植戶的精心培育下,小香菇等特色產業一定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商水縣委副書記胡軍華說。(記者李向東通訊員趙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