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會出現5種癥狀,不吸煙的人,也要重視預防 世界訊息

  • 發表于: 2023-05-06 08:15:10 來源:關你健康


(相關資料圖)

咱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每天約有超過350人死于肺癌。咱們同胞中,每年的肺癌新發病例,約為73萬,占全球30%以上,每年約62萬人死于肺癌,是全球肺癌死亡病例的40%。大家都知道,長期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重要風險因素,但是,不吸煙,甚至也很少接觸二手煙的女性中,肺癌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這是為什么?如何及時發現早期肺癌呢?咱們現在結合最新的科研結論,為大家解讀相關要點。

吸煙與肺癌的聯系,主要風險因素是香煙煙霧中所含的多種致癌物質,比如,多環芳烴,會導致DNA損傷,從而誘發突變。但是,臨床研究發現,70%與吸煙相關的肺癌死亡,主要發生在高齡人群,相反,80%至90%資深老煙民,卻沒有罹患肺癌。由此可見,吸煙與肺癌之間,是相互關聯的關系,而不是因果關系。那么,這種差異是如何形成的呢?最近,我國學者經過研究,從分子遺傳學的角度,解釋了這種現象。

此次研究,采用了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法,對33名參與者的近端支氣管基底細胞,進行細胞突變識別。如果發現,吸煙者每年新增的單核苷酸變異,高達91個,是未吸煙者的3.25倍,而且,插入缺失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上升,而突變的增多,意味著肺癌風險的上升。不過,同時也觀察到,年均吸煙包數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突變頻率并沒有同步增加。

研究結果提示,大部分吸煙者沒有得肺癌,可能是2種因素所致。第1,是不同的人,存在著不同的DNA修復能力,避免了更多的DNA突變發生。第2,是肺癌易感性與遺傳因素相關,比如,體內出現的某些突變體,可能影響攜帶者對多環芳烴的解毒作用,解毒能力降低,DNA損傷量隨之增加。如果某人具有較強的解毒能力,有害物質可以迅速代謝,癌癥風險也會有所降低。

科學研究的結論表明,遺傳易感性與生活因素共同作用,決定著肺癌風險。比如,有些人對致癌物質多環芳烴的解毒能力較弱,即使自己不吸煙,但是,家庭成員吸煙,長期處于二手煙的環境中,肺癌的風險也會增加。除了吸煙及二手煙以外,食用油與食物在高溫下裂解時,也會產生烷烴、烯烴、丙烯醛等揮發性物質,廚房油煙中還會產生苯并芘、亞硝胺、雜環胺類化合物。某些建筑材料、石棉,以及工作場所的砷、柴油廢氣、二氧化硅、鉻、焦油、煙灰等,也會增加DNA損傷,導致肺癌風險的顯著上升。因此,預防肺癌,需要戒煙、做好廚房通風、勞動保護措施。

肺癌的死亡較高,關鍵的問題,是發現較晚,因此,加強肺癌早期征兆的識別,是挽救生命的關鍵環節。通常,肺癌早期容易出現5種癥狀,第1種,是陣發性咳嗽,服用止咳藥物效果欠佳。第2種,是痰中帶血絲。第3種,是聲音嘶啞。第4種,是胸部或背部疼痛。第5種,是水腫,發生部位為面部、頸部、雙側上肢。

目前,低劑量螺旋CT檢查,是篩查肺癌的主要方法。如果年齡超過50歲,自己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吸煙超過20年,患慢性阻塞性肺炎,工作場所存在石棉、煤灰、煙塵、金屬粉塵等污染,直系親屬被確診為肺癌,應該及時做低劑量螺旋CT檢查。此外,研究發現,大約4%的肺結節,可能與肺癌相關,因此,發現肺結節后,應該根據結節大小、性質、表現等,按照專業指引安排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肺癌隱患。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