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買權益類產品,睿遠基金卻花3000萬自購旗下債基,釋放了什么信號?市場底還要等多久?

  • 發表于: 2023-08-22 15:11:13 來源:新浪財經


(資料圖片)

來源:新浪基金

上周五,證監會公布了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著重提出,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對此,公募基金、券商等金融機構積極響應,紛紛發布公告自購旗下基金。

從自購基金類型來看,這些基金公司主要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華夏5000萬、嘉實5000萬、易方達5000萬、富國5000萬、中信1個億、國泰君安2個億。今日工銀瑞信、華安、睿遠等基金也緊隨其后。截止發稿,公募基金、券商及券商資管自購金額共計12.3億。

有意思的是,在自購旗下權益類產品熱潮中,有家公募基金公司今日宣布公告稱自購旗下債券型基金,而且還是一只即將發行的新基金。

睿遠基金于8月22日發布公告稱,旗下睿遠穩益增強30天持有債券基金管理人及其員工(含基金經理)在9月6日至9月20日募集期內將認購該基金不低于3000萬元,并至少持有1年。

Wind 數據顯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侯振新,投資經理年限3.39年,歷任管理基金數28只,在任管理基金數1只,在管基金總規模102.58億元。曾任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行資產管理部高級經理、資產管理業務中心資本市場部副總經理,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機構理財投資處處長、股權融資處處長,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2022年6月加入睿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關于市場看法,侯振新曾公開表示,利率債和信用債方面,具備配置價值。全球比較來看,相對于主要經濟體,中國目前的名義利率水平較低,考慮較低的通脹率后實際利率水平處于較高水平。而信用債方面,年初以來中短期票據、企業債、城投債信用利差全部收窄,且中低等級品種收窄幅度較大,產業債AA+品種評級利差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有所削弱。

如今,基金公司的自購潮再次出現,這似乎預示著“基金底”的到來。事實上,每當市場處于低估狀態時,基金公司的自購行為總會出現,今年也不例外,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都曾進行自購。 那么,基金公司的自購行為是否意味著市場已經觸底反彈,離真正的市場底還有多遠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