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引導大學生利用自身所長助力鄉村發展,同時提升學生表達力、創造力與協作力,8月10日—21日,晉中信息學院團委、智能工程學院受邀并選派14名師生赴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姜莊村參加由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主辦的2023公益未來·大學生鄉村人才訓練營。來自晉中信息學院、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等8所高校的近50名師生共同開啟為期12天的共創之旅,在黃河河畔對話來自不同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從不同視角暢想鄉村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在與朋輩互動的過程中探尋鄉村振興的青年之力。
(相關資料圖)
守安全之“心”行安全之“路”
出發前,晉中信息學院智能工程學院組織開展了相關安全教育主題會議,智能工程學院副院長孟繁雄對此次赴河南參加訓練營的安全工作從“人身安全”“財產安全”“預防詐騙”“交通安全”等方面作出特別強調。智能工程學院輔導員楊鴻鵬、閆星宇分別從“出行具體安排”和“往返時間確認”等方面進行部署安排,使同學們在出發前樹立安全意識,做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五大賽道集結凝聚共創之力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公眾互動部項目主管何雪作為此次訓練營的總負責人,就基金會基本情況和項目背景為同學們進行了系統講解,闡述了“一個轉變”“兩個過渡”“三個更加注重”“五大振興”和鄉村項目運營的關系,從而引出了鄉村可持續發展的解決之道——百美村莊建設。
晉中信息學院師生圍繞完滿教育育人成果、所學專業特色、學生領導力等關鍵因素,分別加入新媒體推廣、農副產品設計、體驗旅行產品、鄉村數字化地圖、低碳樣板房改造五大賽道,并與前靈析聯合創始人、2017福布斯30Under30、創思客公益資訊平臺發起人彭微,重慶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在讀博士尹名強等五大賽道導師面對面深入交流,通過創新產品設計、數字化、新媒體營銷、綠色低碳等多維度理論與案例學習,在專業導師帶領下為當地實際產出可持續影響。
新媒體推廣從姜莊看中國
以“從姜莊看中國”為愿景,確定了“宣傳姜莊——為姜莊創收”的總體目標。通過訪談工作人員與村民了解民宿的受眾類型及工作人員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后續從視頻拍攝、賬號包裝、素材庫建設等落腳點切入,努力為姜莊的新媒體推廣留下可持續生長拓展的成果。
晉中信息學院學生結合新媒體在農村中發展的優勢,通過賽道導師指導,找到新媒體助力農村經濟發展的策略如下:通過“直播間+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方式,優化農產品庫存問題;通過“短視頻+鄉村旅游”的方式,加快姜莊村民宿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公眾號+講好鄉村故事”的方式,加強姜莊農業生產信息交流。
體驗旅行產品以交互式提升體驗感
晉中信息學院師生跟隨導師深入姜莊村以及周邊,圍繞文化特質、實際體驗等,總結姜莊不同空間分布特點,梳理入戶訪談原始材料,提煉關鍵信息,了解消費心理學與體驗型產品的相關知識。在多次體驗及探訪過程中了解姜莊“鄉村性”本質特點,立足于姜莊村自身的生態農業特色和文化特點,重點體現“真味”“原味”,保持農村原始風貌及當地傳統社會風尚、淳樸厚道的自然秉性,結合旅行體驗,尋找重塑姜莊體驗的機遇點。
鄉村數字化地圖科技助力鄉村數字發展
在賽道導師帶領下學習GIS理論框架和技術、CAD設計基礎理論、HTML操作實踐,通過實地測繪,構建凝聚姜莊記憶的實景地圖。同時進行了基礎地理環境測繪與關鍵點位標注,為正式地圖產出奠定基礎。嘗試以代入不同村民、游客、投資人等用戶視角,深入探索姜莊,梳理未來地圖內容結構。利用Notepad++設計Web網頁,結合其余四大賽道特點,設計姜莊聲音、姜莊商店、姜莊影像等板塊,為姜莊村及周邊打造專屬網站。
農副產品設計推進鄉村產業創新
同學們通過探討姜莊游客的不同類型,梳理了用戶畫像。結合姜村用戶現狀,提出家庭式出游、年輕人放松游、黃河主題餐廳等方向。經過賽道導師指導,晉中信息學院師生確定農產品品牌的策略定位,深挖民俗文化符號與產品特征的關聯性,應用于系列化包裝設計中,突出農產品文化優勢和產地優勢,通過姜莊村以民俗文化驅動產品的邏輯,以農產品包裝設計為突破口,實現地方特色產品的市場轉型。此外同學們還觀察到虎頭鞋、粗布掛件、原生態菜園等現有資源可繼續聚焦并落地可行的農副產品原型。
低碳樣板房改造營造綠色鄉村建設氛圍
同學們歸類“姜莊村莊內部建筑空間”低碳信息表象,羅列低碳設計元素。大家走出建筑,觀察太陽輻射下黃河、農田、植物、下墊面等各個屬性的相互作用,了解“運行碳、隱含碳”的內在邏輯,關注戶外碳中和路徑與潛在自然演變規律,構建“全周期”的低碳分析思路。積極探索雙碳目標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的路徑,并依托自身優勢資源,在綠色鄉村建設發展中努力實現減碳降碳。為了及時了解村域碳排放情況,小組內部將低碳社區運行的關鍵詞歸結為“需求、環境、經濟”。在賽道導師協助下,提出“碳積分”倡議,促進村民減碳、低碳生活,提升村民綠色生活意識。
以青春之名篤行鄉村振興之路
在為期12天的共創過程中,晉中信息學院14名師生在各自賽道上與導師共同探尋無限可能性。作為青年一代,應當志存高遠,在學校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磨煉自己,掌握專業技能,提高個人素質,為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在鄉村振興中充當主力軍的作用。
通過本次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2023公益未來·大學生鄉村人才訓練營,晉中信息學院師生深刻認識到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青年大學生需要不斷地轉變思想,提高自身的能力與素質,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事業。青年大學生需要培養自身的創新創業精神,增強鄉土情懷,投身于鄉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師生感悟
“此次姜莊之行,引導大學生深入鄉村,不斷磨煉意志,拓展‘三農’知識與技能,樹立服務鄉村發展的觀念。在與眾多高校師生共創鄉村產業的過程中收獲了許多驚喜與感動,得到的是對于志愿服務工作的理解與創新,未來我將持續關注鄉村振興,并結合學校完滿教育理念與學生專業特色,帶領更多學生持續為鄉村注入生機,帶來持續性影響。”
——智能工程學院輔導員楊鴻鵬
“姜莊之行圓滿結束,歷時12天的共創之路在與姜莊村民的依依不舍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從初識姜莊,到熟悉來自各個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再到分組進行相關實踐,一幕幕難忘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從項目調研到項目產出的過程中,指導教師認真負責,組員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了低碳樣板間的設計與制造。通過這次姜莊之行收獲頗多,也對我今后的輔導員工作積累了寶貴財富!”
——智能工程學院輔導員閆星宇
“在十二天的共創學習之旅,我們走進姜莊、了解姜莊、與姜莊的村民對話……與賽道導師和同學一起進行頭腦風暴,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將姜莊以網頁、地圖、‘游戲世界’構造等方式呈現在游客面前。在為當地實際產出可持續影響的同時,也學習到了很多有關公益活動的知識,在舉辦活動前進行‘用戶畫像’的描繪,在活動初步結束時進行‘用戶反饋’的逐步剖析……在未來,我們將運用此次學習之旅所獲得的知識,為我們的服務對象提供更加優質的志愿服務。”
——晉中信息學院青年志愿者聯合會孟皓楠
“參加這次訓練營,我在賽道導師彭微老師的帶領下學習GIS理論框架和技術、CAD設計基礎理論、HTML操作實踐,掌握專業技能,嘗試代入用戶視角去進行相關工作。在未來的學習及志愿服務工作中,我學會了以服務對象的視角和思維去考慮問題,將探尋反饋應用到日常工作中。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傳播給更多的農民,運用到當地的農業發展,進而產生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智能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李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