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2日,首屆“中國汽車智艙發展創新論壇”暨中汽數據智能座艙數字化創新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在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成功舉行。論壇由中汽數據有限公司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聯盟、長三角G60新能源與網聯汽車聯盟、森薩塔科技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協辦,汽車財經網(www.auto-biz.cn)承辦。
當前正是我國全面落實和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在產業政策、技術創新、消費升級的驅動下,汽車的本質屬性將逐漸從傳統的“單一交通工具”向更富情感色彩的“第三生活空間”轉變,消費者對于汽車的功能需求和體驗也有了更高期望。智能座艙作為一個能夠迎合現有消費者新需求的載體,既是眼下的創新突破口,也是資本投資的潛在契機。
智能座艙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人因工程學、汽車工程學、消費心理學、用戶體驗和創意設計等多個不同學科,研究內容的跨度和廣度非常豐富,任一學科領域的科技創新都會為智能座艙技術的革新提供支撐。但由于智能座艙研究尚處于新興發展期,該領域的發展目前仍存在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第一,智能座艙領域的行業標準仍在預研中,尚未出臺實施;第二,市場參與主體間缺乏高效協同,跨界融合率低,創新能力不足;第三,市場用戶獲取準確信息的難度較高,缺乏權威診斷數據及服務來了解用戶體驗實際狀態,也無法支撐行業有的放矢的把握和改善座艙整體用戶體驗水平。
因此,為進一步促進智能座艙領域健康、高效發展,把握趨勢、發揮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中汽數據聯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汽車財經網等聯合舉辦“2022中國汽車智艙創新發展論壇”,針對智能座艙新趨勢、人機交互發展、場景體驗、智能化解決方案等話題進行分享交流。
中汽數據總經理助理孟菲先生首先致辭,他表示中汽數據依托自身強大的資源優勢傾力打造“智能座艙數字化賦能平臺”,將以賦能平臺的形式協同國內外具有汽車技術學科優勢的科研院所、汽車領域相關企業,聚集產業資源解決前瞻技術產業化難題,以數字化賦能智能座艙供應鏈企業,運用信息化技術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副主任、松江區科創發展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郭樹清女士致歡迎詞,詳細介紹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在汽車產業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未來針對智能座艙產業的布局。“十四五”期間,G60科創走廊將繼續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動力電池、充電設備、汽車關鍵零部件和整車制造等方面展開布局,不斷夯實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加速新興技術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級自主品牌。
論壇得到了博世、知行科技、采埃孚、偉巴斯特、均諾電子、凱晟動力技術等企業的鼎力支持,來自智己汽車、博世XC事業部、采埃孚被動安全事業部、森薩塔科技、偉巴斯特、中汽數據的嘉賓,分別圍繞智能座艙的相關技術與場景,進行了精彩分享。
江蘇高鴻智聯研發總監趙錚代表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聯盟分享了蜂窩車聯網(C-V2X)在車載前裝應用的發展與趨勢。博世XC事業部產品經理呂冬青分享了博世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如何賦能人機共駕的全新體驗。智己汽車交互與感知集成高級經理張子良則詳細介紹了智己汽車針對用戶體驗的創新,主要是基于場景的用戶舒適性體驗開發。森薩塔科技智能輪胎技術總監孫崎介紹了森薩塔針對自動駕駛開發的新一代輪胎管理系統,給輪胎裝上“眼睛”和“耳朵”。采埃孚被動安全事業部的楊慧博士給大家演示了針對零重力座椅做出的各種研究,并介紹了采埃孚研發的實時感知安全座椅,這也是該產品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中汽數據高級主管郁淑聰詳細介紹了中汽數據針對智能座艙的體驗量化診斷方法。來自汽車天窗頭部企業偉巴斯特的唐輝,介紹了應用于無人駕駛場景的智能車頂解決方案,偉巴斯特率先即將激光雷達、攝像頭、5G天線等傳感器以及自動駕駛狀態指示燈與可開啟全景天窗集成了在一起。成立于2016年的知行科技,是最早專注智能駕駛前裝量產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創始人/CEO宋陽在論壇上分享了他們自行研發的行泊一體域控制器,通過4R5V的感知系統,能夠實現NOA導航輔助駕駛以及L2+級的行車功能、360全景功能和記憶泊車功能,該產品即將量產。壓軸演講由鑫境聲愈健康科技的創始人劉奕彤博士帶來,他從腦科學出發,建議智能座艙不僅要重視智能,更要重視人的身心健康,鑫境聲愈正以此為核心,打造未來健康座椅。
論壇首次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來自整車廠、汽車零部件企業、科研機構、專業媒體等60余人參與了線下交流,G60科創走廊視頻號進行了全程直播,共3000余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