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停產一周”的消息受廣泛關注。雖然官方已回應是“正常維?!?,但是網上還是不免熱鬧非凡,大家的話題焦點聚焦到了“特斯拉的市場需求有沒有縮水”這個問題上。
眾所周知,到了年底特斯拉已經連續打出了幾波“價格戰”,毫無疑問這波努力就是為了能讓2022年的銷量更好看。
按照馬斯克曾經提出的構想,到2030年要實現年銷2000萬輛,并且要保持每年50%以上的增長,也就是說在2021年93.6萬輛的交付量基礎之上,特斯拉2022年的全球交付量得超過140萬臺,才算是完成預期。
(資料圖片)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22第三季度末,特斯拉全球交付了908573臺汽車,想要達成預期目標,第三季度需要實現約47萬輛汽車的交付,平均每月接近15萬輛。2022年已經進入倒計時,特斯拉的最終成績還未出爐,但是從一些蛛絲馬跡中能夠看出特斯拉今年交付量或許難達預期。
對于特斯拉來說,要完成今年的年度目標,中國市場是重中之重。官方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11月交付量突破了10萬輛,環比增長約40%,同比增長89%。根據中國乘聯會的數據,特斯拉中國11月的10萬臺交付量中,在國內的交付量為62493輛,出口37798輛。
雖然特斯拉中國在11月份迎來了環比、同比雙增長,但是另外一些數據卻不太友好。
首先,在美國本土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在逐步下滑。根據標普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在美國新注冊電動車中的市場份額為65%,而去年其市場份額為71%,2020年則達79%。與前兩年相比,特斯拉在本土市場的份額明顯下滑。
第二,在中國市場特斯拉的市場份額也逐步被蠶食。數據顯示,今年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升至52.9%。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10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零售份額為63%,同比增長2.1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為2.5%,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自主品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令特斯拉今年前9個月在中國市場還為8.2%的份額,在今年前10個月降至了7.6%。
市場份額的下滑,最直觀的結果或許便是特斯拉全球產銷比逐步打破了此前1:1的平衡。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全球產量為25.8萬輛,交付量為25.4萬輛,產銷量基本持平。但今年三季度,特斯拉產量為36.5萬輛,交付量為34.3萬輛,銷量相比產量降低6%。今年三季度,特斯拉的產銷比例不再為1:1。雖然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三季度交付量不及預期的原因為物流問題,導致三季度末在運輸中的車輛增加,而特斯拉也在向平穩的交付節奏進行過渡?!钡峭饨邕€是有不少聲音認為特斯拉產品的市場需求出現放緩跡象,比如今年前10個月Model 3(參數|詢價)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下滑了9.2%。
而近期特斯拉在全球市場都開展的價格促銷,似乎也成為了其需求縮減的一個信號。
相關媒體報道顯示,特斯拉向美國本土消費者提供16093公里的免費超級充電里程,向加拿大消費者提供10000公里的免費超充里程,向英國的消費者也贈送了9656公里的免費超級充電。不僅如此,為了消除美國本土消費者因為電動汽車稅收的顧慮,特斯拉還向美國購買Model 3和Model Y(參數|詢價)的消費者給出了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52444元)優惠。
在國內市場,自今年10月底以來已經歷多次調價、促銷。10月24日,國產Model 3及Model Y全系車型降價,幅度在1.4萬元至3.7萬元人民幣不等。前些天,特斯拉又給出了包括6000元購車補貼、4000元保險補貼、20000積分贈送等促銷政策。
作為電動車的“話題王”,特斯拉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對標的對象。然而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中國品牌產品不僅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產品更新快更能及時跟上消費者審美變化,反觀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Y內外設計幾乎沒有變化,時間久了難免審美疲勞。另外,中國品牌新能源的產品在續航、三電、智能化上的實力也不斷提升,諸如比亞迪、極氪、小鵬、蔚來等品牌的綜合實力并不比特斯拉弱,特斯拉想要繼續保持曾經的高速增長難度是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