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哥說車 聽風吟】春節假期余額已用盡,對于各行各業來說2023年的工作也將陸續拉開,汽車行業自然也不例外?;仡欉^去一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種種坎坷,但乘用車市場還是交出了累銷2315.4萬輛,同比增長9.8%的不錯成績。
不過,疫情肆虐、高溫限電、供應鏈短缺等危機無處不在,過去一年中,大多車企還是走得踉踉蹌蹌,除了個別車企外,年度KPI完成度普遍不高。如今,時針已經指向了2023年,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也已經在歡愉中度過,各大車企的新年目標也陸續浮出水面。
(相關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從銷量目標來看,不少車企都化身成為“激進派”,甚至傳言有車企定下了4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當然也有車企相對“老實”。不過,行業預估今年整體汽車市場或將零增長,這也意味著此消彼長的激烈競爭已經在各大車企間悄然拉開。
那么,這些車企的新年KPI是否有希望完成呢?
比亞迪:年銷400萬輛?
從已知的消息來看,傳聞中比亞迪2023年的銷量目標最為驚世駭俗,傳聞稱,2023年比亞迪銷量將達到400萬輛的目標。對此,比亞迪并未明確回應,而是表示,公司對2023年銷售目標不好判斷,因為受疫情影響,市場、消費需求及供應鏈體系等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過去一年中,比亞迪是為數不多完成當年KPI的車企,以超過186萬輛的銷量,成功超額完成當年120萬輛的銷量目標,并且斬獲年度車企銷量冠軍和全球新能源銷量冠軍。不過,即便如此,4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也頗為驚世駭俗,要知道,國內乘用車市場一年的新車銷售量不過2000萬輛左右。比亞迪若真能完成該銷量目標,將占據國內乘用車市場1/5的份額。
當然,過去一年中,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加速了布局,在歐洲、東南亞等市場開疆拓土,若加上海外市場銷量,比亞迪在現有銷量基礎上進一步強勢增長還是比較現實的。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目前的產品陣營十分豐富,并且還將陸續推出新車型,比如,瞄準特斯拉Model Y(參數|詢價)的海獅(參數|詢價),海洋網新車驅逐艦07,騰勢INCEPTION量產車,走量的微型車海鷗,百萬級新能源硬派越野車仰望U8,以及不少改款車型。
吉利汽車:再次挑戰165萬輛
與比亞迪相比,吉利銷量目標要顯得平凡的多,2023年吉利汽車將再次沖刺165萬輛目標。過去一年,吉利汽車雖然實現了小幅度銷量增長,并拿下了143.3萬輛的銷量,但并未完成當年年初定下的16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
而到了2023年,吉利汽車再度將目標定在了165萬輛,似乎要堅決邁過這道關卡。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目標對于吉利汽車而言似乎并不算難,畢竟其只需要在保持今年的銷量的同時,實現約22萬輛的增量就能夠實現。
據了解,過去一年中,吉利汽車旗下五大品牌除了領克在2022年略有下滑,其他品牌表現都可圈可點。尤其是在具有增長潛力的新能源汽車方面,吉利旗下的極氪、幾何等品牌表現出色,而混動車型的加入也讓吉利品牌的車型更具競爭力。
長城汽車:挑戰160萬輛
相比于吉利的“老實”,長城汽車的銷量目標顯得頗為激進,早在去年12月底,長城汽車就在某報告中體現了2023年的銷量目標,報告中稱:2023年公司汽車銷量不低于160萬輛、凈利潤不低于60億元。
直觀來看,160萬輛的銷量對于長城汽車這種品牌多樣、體量較大的車企來說似乎并不算難。但2022年長城汽車全年銷量才106.75萬輛,這也就意味著,長城汽車要達到這一銷量目標需要在保持2022年銷量的同時,增加約54萬輛的銷量。
2022年底,長城汽車對產品品牌架構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包括將歐拉和沙龍、魏牌和坦克四大品牌的管理團隊進行兩兩合并,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和協同。但愿能對長城汽車的銷量增長起到明顯作用。
不過,過去幾年中,長城汽車的重心似乎并不在銷量,而是在提升品牌價值,數據顯示,長城汽車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達15.27%,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因此,長城汽車真正的目標究竟是銷量還是利潤或許還有待研究。
長安汽車:沖擊280萬輛
長安汽車今年定下了280萬輛的產銷目標,并確保規模增長高于行業10%以上。從去年234.6萬輛的銷量來看,長安汽車今年的銷量目標似乎還算“穩健”,但長安汽車給旗下子品牌定下的目標,或許就不能說是“穩健”了。
其中,2023年長安品牌乘用車目標100萬輛,深藍汽車40萬輛,長安歐尚目標31萬輛,阿維塔汽車10萬輛,長安凱程27萬輛,海外銷量目標22萬輛。其他品牌還好,但深藍汽車年銷量40萬輛難度頗大,目前來看,深藍汽車僅有兩款車型,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新品牌單一車型年銷量能夠超過20萬輛的并不多見。
盡管深藍SL03成為爆款,上市半年交付破萬,但承擔起40萬輛的銷量目標還是比較有難度的。當然,中國汽車市場從來不缺少奇跡,比亞迪、特斯拉等品牌都已經證明,而深藍汽車也并不算不走量的“豪華品牌”,銷量目標也是值得期待的。
廣汽集團:挑戰267萬輛
廣汽集團今年定下了挑戰汽車產銷同比增長10%的目標,換算之后,廣汽集團今年的銷量要達到267.7萬輛。去年廣汽集團實現了累計銷量243.38萬輛,同比增長13.5%的成績,剛好完成243萬輛的年度目標。
也就是說,廣汽集團的目標只是比去年增加24萬輛左右。不過,廣汽集團過去一年的增長主要靠廣汽埃安的崛起,廣汽埃安全年累計銷量超過27.1萬輛,同比增長125.7%,成為廣汽集團亮眼的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廣州車展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3年,埃安的銷售目標是保50萬輛挑戰60萬輛,2025年爭取達到100萬輛(包含出口),2030年達到150萬輛。”也就是說,廣汽埃安若達成目標,廣汽集團的銷量目標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當然,廣汽集團兩大合資品牌的穩基盤作用也不容忽視。去年廣汽本田全年銷量為72.1萬輛,廣汽豐田全年累計銷量為100.5萬輛,后者增幅超過20%,支撐了整個集團的銷量增長。在新的一年中,廣汽集團還需要繼續維穩合資品牌,并將廣汽埃安抬升至新的高度。
小鵬汽車:20萬輛銷量目標
春節假期后開工第一天,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向小鵬汽車全員發布了一封內部信,并提出了新一年的目標。他簡要回顧了小鵬汽車的2022年,并為2023年提出新車規劃、交付目標和內部期望。2023年,小鵬汽車計劃有2款新車上市,并對現有3款老車型換代,目標是全年交付20萬輛車。
事實上,對于年交付量已經突破10萬輛大關的老牌造車新勢力而言,向20萬輛年交付量突破只是按部就班的事情。不過,以小鵬汽車過去一年交付12.08萬輛車的成績來看,小鵬汽車的銷量增速要保持一定高度。
值得關注的是,在下一個五年里,小鵬汽車目標2025年實現經營利潤轉正,2025年最低綜合毛利率達17%,年度研發投入達百億級別;2027年銷量達120萬輛,全自動駕駛汽車里會達到30%左右的市場份額。這也意味著,小鵬汽車的目標已經不局限于新的年度。
除了上述車企之外,也有車企雖然沒有量化的目標,但卻也志存高遠。比如蔚來今年的目標是在銷量上超過雷克薩斯;而理想汽車則想在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行業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