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亞迪為首的自主品牌,再次挺進銷量排行的前五名。比亞迪毫無意外的繼續霸榜,不論是批發銷量還是零售銷量,甩出第二名好幾個身位。長安和吉利則穩定發揮,分別位于第三名和第四名,但也緊緊咬住了第二名的一汽大眾,相差不過兩萬輛。
具體來看,比亞迪2月份零售銷量17.66萬輛,同比增長98.3%。雖然去年2月是春節期間,但是在春節過后,還能拿下如此之高的市場訂單量,可見其受眾群體是多么的龐大。
【資料圖】
其中比亞迪汽車王朝系列產品貢獻了10.39萬輛,比亞迪漢2月銷量為12344輛,雖然環比有所下滑,但是在同級別中,依然保持著名列前茅的成績。數據顯示,比亞迪漢累計銷量已經超過45萬輛,在中大型轎車市場中,已經完全具備了爆款經典的實力。
比亞迪旗下其它的新能源產品,也保持著優異的成績,唐新能源、秦新能源、元PLUS、宋新能源、海豚、海豹等產品,幾乎沒有明顯的短板,在新能源賽道上,依舊充當著一騎絕塵的角色,讓其它品牌難以望其項背。
第二名是一汽大眾,2月銷量為11.05萬輛,與比亞迪相差6.6萬輛,身位差距已經很明顯了。這已經不是比亞迪第一次把一汽大眾甩在身后了。歸根結底,一汽大眾作為燃油車時代的巨頭,在新能源賽道上轉身緩慢,失分點主要體現在新能源產品上。
當然,一汽大眾旗下的燃油產品依舊是可靠的代名詞。如果要重回一哥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在新能源的布局中,一汽大眾在眾多合資品牌中,也算得上是最好的。
第三名是長安汽車,2月銷量為9.28萬輛。得益于自主板塊的崛起,以及新產品更新速度頻率比較高,長安汽車穩扎穩打。旗下的長安Lumin、IDD插混產品,以及長安深藍SL03(參數|詢價)等新能源產品,都取得了質的突破。
第四名是吉利汽車,2月銷量為9.11萬萬輛,與長安汽車相差無幾。憑借著星瑞(參數|詢價)、星越L(參數|詢價)、博越L(參數|詢價)、繽越銷量擔當產品,吉利的話語權也是不容忽視的。而且旗下的獨立子品牌極氪,在新能源賽道上也是一位健將。
不久前,吉利亮相了全新系列產品——銀河L7,產品設計著實令人驚艷。
第五名是上汽大眾,2月銷量為7.4萬輛。由于受到新能源產品的強烈沖擊,導致旗下的常勝將軍——朗逸(參數|詢價),眼睜睜的看著一步步被國產車型所超越。而且近幾年,上汽大眾幾乎沒有新產品推出,純電動產品,也只有ID.系列,不容樂觀。
在轉型艱難的過程中,一沒有拿得出手的新車型,二沒有足夠硬的產品實力。被國產品牌所超越,也是意料之中的。
自主品牌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大市場占有率,那么合資品牌只能承受被奪取的痛苦。這種此消彼長帶來的結果,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數字,更是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品牌敗退初現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