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車有過輝煌,如今也正在經歷低谷。以起亞為例,2022年,起亞在華銷量僅有9.4萬輛,與巔峰時期的65萬輛相比,差距明顯。
起亞或許知道,想要在中國燃油車市場重回巔峰已然很難。于是,起亞選擇了重“新”開始,面對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潮流,宣布全面ALL IN電動化。
日前,起亞舉辦了中國新能源戰略發布,在發布會現場,起亞方面表示:起亞計劃2023年全球銷量目標430萬輛,其中純電動車型為160萬輛。到2027年,共計將推出6款EV車型;到2030年,實現EV車型年銷量18萬輛的目標,銷量占比達到40%。
(資料圖片)
起亞全球CEO宋虎聲表示:“我們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企業愿景,并以面向未來的“Plan S”戰略為基礎,確立了‘向電動化全面轉型’的核心?!?同時,他說道,“中國汽車市場的成功是起亞全球戰略的核心要素”。
可以看到,起亞新能源目標并不小,同時也讓我們看到起亞在中國汽車市場全面ALL IN電動化的決心。那么,這一目標究竟該如何達成?
產品:五年六款純電新車
根據戰略規劃,從2023年起,起亞每年將推出至少一款基于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臺E-GMP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到2027年,共計將推出6款純電動車型。
而在最近的新車規劃方面,起亞方面表示,2023年8月,起亞EV6(參數|詢價)將率先以進口方式進入中國市場。2023年11月,起亞中型純電動SUV車型EV5將迎來上市。EV5將成為起亞旗下第一款在中國生產且首發上市的全球車型。
2024年,起亞旗艦電動SUV車型EV9將在華上市;2025年,起亞將推出一款入門級純電SUV;2026年,基于新一代電動車專用平臺開發的高端電動轎車將與中國消費者見面;2027年,一款全新中型SUV將壓軸登場。
以下是起亞新能源產品規劃的具體時間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發布會現場,起亞EV5概念車、起亞EV9概念車和EV6 GT迎來了亮相。
1、起亞EV5概念車
起亞EV5概念車定位的是一款中型純電SUV,目前官方并未公布這款車具體參數。據了解,該車長續航版本CLTC工況續航里程達700公里以上,并支持車載對外供電(V2L)功能。
同時,在中國上市的起亞車型中首次適用2代遙控智能駐泊車輔助系統(RSPA2), 同時可進行半自動車道變更的高速公路駕駛輔助系統(HDA2), 前/側/后方泊車防撞輔助(PCA)及駐泊車距離警告(PDW)也將得到配備。另外,這款車的內飾材質選用了生物聚氨酯等十種環保材料,體現了起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發布會上,起亞全球設計總監Karim Habib詳細介紹了起亞全新的“Opposites United(對立統一)”設計理。
“EV5概念車設計上就采用了‘Bold for nature(大膽本能)’這一要素,通過融合自然天成與人工匠心的設計典范,利用反差感強烈的元素突顯彼此的美感,呈現出一種全新的設計變革。”起亞全球設計總監Karim Habib表示。
而通過實車來看,EV5概念車的整體輪廓方正有力,采用全新“數字虎顏”設計的前臉,簡潔,充滿力量感。側面線條雕塑感十足,21英寸鉆石切割造型的輪轂設計和強調空氣動力學的車頂擾流板讓車型更顯飽滿立體感。車尾與前臉設計風格一脈相承,突顯出干練、寬闊的視覺形象。
2、起亞EV9概念車
起亞旗艦SUV車型EV9概念車首次在中國亮相。新車擁有超過5,000mm的車長和3,100mm的軸距,確保了領先同級的車內空間表現,并將采用3排6座的座椅布局,帶來更加舒適、多樣的差異化體驗。
智能化方面,EV9概念車擁有大尺寸HUD抬頭顯示,首次搭載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HDP,并將實現L3級自動駕駛。EV9量產車將于2024年在國內上市。
另外,這款車同時擁有e-Corner模塊新一代技術,借助四輪單獨180°旋轉,可實現車輛橫向移動以及360°原地掉頭,比仰望U8的坦克掉頭還要厲害。
3、起亞EV6 GT
起亞E-GMP平臺打造的首款電動車EV6 GT也亮相本次發布會,新車預計將于今年8月份進口至國內銷售。作為一款純電腦跑車,EV6 GT擁有著不俗的性能表現,百公里加速僅需3.5秒,最高車速可達260km/h,擁有比肩超跑的加速性能。
除了性能超強之外,這款車最大的亮點是快充。根據官方介紹,使用800V 高速充電平臺的起亞 EV6 GT,僅需 14 分鐘就能將電量從 30% 充到 80%。而從 10% 充到 80%,也僅需 18 分鐘。
根據官方的介紹,在全球范圍內,EV6陸續獲得了“2022歐洲年度汽車”、“2023北美年度汽車”等全球知名大獎。
技術:E-GMP平臺+800V超充+L3智駕
與新產品推出同步,起亞表示將加大電動化技術研發投入,通過中國前瞻數字研發中心,針對中國市場打造滿足中國用戶需求的電動車。而在本次發布會和新產品上,我們能夠看到起亞在電動化方面的一些技術儲備。
1、E-GMP電動化平臺+800V超充
該平臺搭載高速化電機,驅動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在原有安裝引擎的位置搭載了輕量化的驅動電機,將電池安裝在車身中央下端,實現了低重心設計與車體前后重量的合理分配,從而具備更出色的駕控性能。
其次,E-GMP平臺支持800V高壓電氣化技術,350kw直流快充。前面我們也提到了,使用 800V 高速充電平臺的起亞 EV6 GT,僅需 14 分鐘就能將電量從 30% 充到 80%。而從 10% 充到 80%,也僅需 18 分鐘。
另外,E-GMP平臺在結構設計中充分考慮到了即將成為現實的無人駕駛、高性能EV、V2G(Vehicle to Grid)等全方位應用領域,有望在拓展未來移動出行市場份額方面發揮積極影響。
該平臺不僅能自由組合動力系統,車型覆蓋也更全,SUV,A級、B級、C級車都有。
2、明年推L3智能駕駛
通過此次發布會上起亞發布的幾款新車,我們能看到現代起亞在智能駕駛領域上有著深厚的積淀。而從起亞EV5概念車到EV9,也是起亞逐步落地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過程。
另外,根據起亞方面計劃,明年推出的EV9預計配備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同時,根據之前的信息,現代起亞已經試點L4級自動駕駛,未來,將逐步推進、普及全新智能化無人駕駛技術。
3、加強本土化研發
起亞方面表示,基于起亞電動車專用平臺,以及中國前瞻數字研發中心,結合中國市場的特點和中國用戶的喜好,聚焦移動出行、電動化、互聯科技和自動駕駛這四大技術方向,研發出更多滿足中國用戶需求的電動車產品。
簡單來說,起亞將加強本土化研發,來提高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力。而起亞針對中國市場設立的中國前瞻數字研發中心是本土化的表現之一。
4、三電技術
目前現代集團在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動、純電動、氫燃料四大技術領域都有深厚積累,而背靠現代集團,起亞在這方面“武器庫”自然也是充足的。
渠道:加快電動車銷售渠道建設
電動化轉型,不僅是產品和技術上的轉型,渠道也要跟進。對此,起亞宣布將加快電動車銷售渠道建設。
起亞的電動汽車銷售渠道建設,一是加快對全國經銷商門店進行全球統一的SI 2.0升級;二是與森那美、錦龍、通立、百得利、鑫漢馬為代表的大型經銷商合作,加速在一二線大城市的核心商圈建立和運營起亞City Store,以此不斷擴大品牌渠道網絡。
可以看到,起亞沒有走自建體驗店的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種“混合模式”,相較之下,現代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捷尼賽思已經走了自建體驗店模式。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起亞的體量更大,一方面是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也要考慮現有經銷商的合作關系。
補能:建設800V快充樁
充電配套服務方面,除了提供個人家用充電樁設施及安裝服務外,起亞還計劃與殼牌合作建設配備800V快充樁的品牌快充站,電量從10%充至80%僅需18分鐘,為用戶帶來更加高效的充電服務。
此外,起亞還計劃和國內主流充電運營商合作,進一步擴充、完善基礎充電網絡,進而構建多元化的充電服務體系。不過,具體建設數量和輻射區域,暫時還沒有提及,估計還是以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先行的模式。
營銷:上線全新品牌APP
起亞在線上營銷進行一次重要改革,起亞將上線全新品牌APP。起亞方面表示,其將作為數字化用戶體驗中心,并以“One touch service”的理念,打通品牌私域生態,覆蓋購車、用車、保養、服務、置換等全領域,全面升級用戶體驗。
事實上,除了新勢力和自主品牌外,包括BBA豪華品牌和大眾等合資品牌,都已經上線了自己的品牌APP。你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綜合性平臺,擁有購車、用車、服務,以及查閱信息和娛樂等方面功能。
借助新能源賽道,起亞重“新”開始
從此次發布會來看,作為國內電動市場的后來者,起亞的新能源戰略可謂是相當詳實,并且也讓我們看到起亞面對中國電動化轉型,擁有足夠的底氣。
其一,背靠現代集團的技術底蘊,無論是純電平臺、還是三電技術,亦或是800V超充和智能駕駛等等方面,起亞都擁有強大的技術沉淀,這也將幫助起亞能夠電在電動汽車市場有更強的競爭力。
其二、電動產品矩陣豐富,不管是即將到來的起亞EV5、EV9概念車,還是未來新品規劃,起亞在各大細分領域都有產品布局。而EV6、EV5、EV9的集體亮相,更是是起亞進軍中國電動車市場打響的“第一槍”。不過能否一炮而紅,還需靜待時間觀察。
其三,加強本土化建設,在中國電動車市場,起亞還將從技術研發、充電基建、經銷商門店、用戶服務等全方位發力??梢钥闯觯饋喭度胫袊履茉词袌龅臎Q心和態度。
從以上這些能夠看出,起亞屬于牟足勁兒要在國內新能源市場放手一搏。正如起亞中國總經理金京鉉所說:“今天的新能源戰略發布會彰顯了起亞全球和起亞中國面向中國汽車市場的堅定信念和決心。未來,起亞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今天所發布的新能源戰略,力爭在中國市場成長為電動汽車頭部品牌?!?/p>
當然,起亞想做頭部電動汽車品牌,所面臨的壓力也不小。最近幾年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已經逐漸扎穩腳跟,在純電、混動領域方面都已經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并且在智能化方面也要領先于絕大數合資品牌。
更重要的是,憑借著技術優勢,自主品牌更是不斷向上,逐漸搶食合資品牌,甚至是BBA等豪華品牌的燃油車用戶。
因此,對于起亞來說,雖然發布會上所展現出的決心與誠意令人稱贊,但能否借助中國新能源市場重新崛起,依然需要交給時間和市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