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皮”的納米BOX,該如何解開陳萌的憂愁

  • 發表于: 2023-04-10 12:25:41 來源:愛卡汽車網

雖然今天擺明了是來Diss,但按照國際慣例,我還是先把好話說在前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能把一輛6萬級的小型純電SUV賣到“單月銷量近6500臺”,不得不說陳老板有點本事。當初納米BOX交出“24小時訂單破萬”成績單的時候,我并沒有太在意,畢竟又不是前無古人,可短短幾個月就能跟哪吒V(參數|詢價)、零跑T03(參數|詢價)平起平坐,就沖這成就,納米BOX還是值得點個贊的。

不過,如果你把納米BOX和同門的東風新能源EX1放在一起比對,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怎么尺寸跟動力參數是一模一樣的呢?

這還沒完,我讓納米BOX和東風新能源EX1同框給你們感受下:

是不是“找茬”那味兒一下子就出來了?

沒錯,本質上納米BOX就是東風新能源EX1的“換皮”產品。順便說一句,東風新能源EX1也是“換皮”來的,原型車是雷諾e諾。

也就是說,納米BOX是個“換皮”二次方的產物。

套用魯迅先生在《紀念劉和珍君》里寫的一句話,我的心情大概是:“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車企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

納米BOX之所以能躥升如此之快,主要歸功于那些“偽實用”的配置,比如遠超同級的操控體驗、6萬級唯一標配三元鋰電池的純電SUV、同級最長軸距等,當市場后知后覺,納米BOX很可能面臨和嵐圖一樣的尷尬境遇。

為什么我說是“偽實用”?以尺寸為例,買小型車的消費者是不會太在乎乘坐體驗的,這就跟買五菱宏光MINIEV(參數|詢價)的人是不會介意車子坐4個人擁擠的,根源上對標的消費場景就不同。多數情況下,小型SUV的作用只是“過渡”,并不會長期成為家用車的首選。

退一步來說,哪怕真那么在意乘坐體驗,難道軒逸(參數|詢價)不更香嗎?要知道3月初東風集團旗下多個品牌已經公開“割肉”,某些地方的軒逸落地價甚至只有7萬左右。怎么看,這道題都不難做。

另外,在新能源產品最關鍵的智能配置部分,納米BOX只是點到即止,不該有的一個都找不到。如果把視角框定在同個價位,你會發現零跑T03反而是更值得投資的“學霸”:不僅配備了L2級智能輔助駕駛,還有遠程啟動、HUD數字抬頭顯示、語音識別、面部識別等功能,妥妥的“科技平權”。

至于續航,零跑T03有403km的版本,納米BOX只有351km的版本,入門級甚至只有201km,幾乎和五菱宏光(參數|詢價)MINIEV處在一個檔次。

某種程度上,比亞迪海豚(參數|詢價)可以成為納米BOX的學習藍本,原本小型車普遍被作為“增購”選項,但海豚的出現讓“增購”有了成為“首購”的可能。這一點看銷量就知道了,海豚連續多月銷量破2萬臺,是小型車市場公認的霸主。而也正是從海豚推出的那一刻起,飛度(參數|詢價)這臺“神車”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海豚能夠撕開小型車市場的一道缺口,根本原因是比亞迪在三電技術方面的積累,從e平臺3.0到刀片電池,全都是功臣。這時候我們再回頭去看納米BOX,很容易就能找到硬傷:沒有足夠的軟實力。

納米BOX來自于東風EV新能源,而東風EV新能源又是東風集團的一個業務單元。當然了,不久前東風EV新能源已經光榮晉升到二級板塊,和啟辰一個級別。看起來,東風集團有意把東風EV新能源打造成一個新的“后來者”標桿。

問題在于, 眼下清庫存的壓力巨大,雪鐵龍、標致等“割肉”就已經默認了這個事實,在新國標到來前,東風集團應該沒有太多精力投入到東風EV新能源的建設中。

再者,日產這些年在中國市場是每況愈下,燃油車市場僅有軒逸能打,新能源市場又暫無當家選手。這就意味著,東風集團勢必也要把天平稍微向日產傾斜以挽救門面,否則,2022年集團銷量同比下降11.61的成績單,在未來幾年恐怕很難重新改寫。屆時東風EV新能源能“鋪天蓋地”的夙愿,恐怕也無望實現。

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但顯然東風EV新能源短期內應該得不到太多照顧。除此之外,東風EV新能源還有一件事亟待解決——利潤。

通常情況下,市場的“后來者”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由上打下,加速完成品牌轉型,這方面的代表是比亞迪和蔚來;另一種是專注細分市場,東風EV新能源就屬于這類,從“東創紫聯”到“東風EV新能源”再到“東風納米”,無論名字怎么改,專注小型車市場的初衷從來沒有變。

表面上看,在歐拉和五菱宏光等頭部品牌的帶領下,小型車市場這兩年快速增長,但正如我在原先的文章里講的,小型車市場的利潤空間非常有限,尤其是“國補”退出、上下游供應鏈緊張等情況的出現,更是讓原本有限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所謂“賠本賺吆喝”早已不是臆想,之前歐拉白貓(參數|詢價)/黑貓、奔奔E-Star(參數|詢價)都已經相繼做了證明,董玉東那句“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歐拉黑貓(參數|詢價)每賣一輛就虧損超萬元,賣得越多虧得越多”放到現在來看,依舊擲地有聲。

為什么歐拉白貓/黑貓、奔奔E-Star會停產、而復產后又加價,就是這個原因。

東風EV新能源目前并沒有太清晰的品牌標簽,區區一個寶媽市場,很難撐起足夠的銷量和利潤。或許,陳老板是看到歐拉在女性市場勢如破竹的表現,才篤定了要收割同類人群的韭菜,只是這個“差異化”夠不夠有效,誰也說不準。

巧的是,越來越多友商也盯上了這塊“蛋糕”,蔚來的“螢火蟲”即將問世,而眾泰也帶著子品牌江南汽車重新登場。對東風EV新能源來說,在這個強敵環伺的細分市場想要繼續走下去,難度不只是一點點。如果還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那么今年銷量10萬臺的KPI估計也沒什么概率能完成了。

寫于最后:

小型車市場最大的好處就是門檻低,這讓東風集團有了更多放手一搏的勇氣,至少就目前的結果來看,納米BOX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接下來的故事走向會是悲劇還是喜劇,就看東風EV新能源是否具備“彎道超車”的智慧了。

對陳老板來說,2023年是關鍵的一年;對東風EV新能源而言,2023年也是不好過的一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