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超過1500米的地方,由于光照更好,溫度更低,其誕生的咖啡豆品質往往比平原的咖啡豆更好。具體表來看,就是高山咖啡豆的豆粒會更大,在棕色的基礎上偏藍或綠,密度比較大,香味更容易‘跑’出來”。
這是我在品嘗過高山咖啡之后,特意去問到一位對咖啡有著很深研究的朋友關于海拔對咖啡影響后,他回答了我開頭這段話。在相近的烘焙工藝下,高山咖啡豆具備更醇香的特點,豆粒也更加飽滿,是一種更高品質的咖啡豆。
而這種孕育了頂級咖啡豆的品種,自然也被魏牌咖啡系列取作車型名稱,所謂“高山”,有磅礴之勢,也有靜謐之美,還有醇厚濃香,作為一款高端新能源MPV的名字,再合適不過了。
(相關資料圖)
01 關于MPV的瓜
MPV市場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主流聲音普遍分為兩派。一部分人認為MPV市場蛋糕不大,參與者卻很多,期待已久的MPV春天也從來沒有來過,但依然有諸多頭鐵的產品經理蜂擁而至。
而另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到后期,一車N用的情況會逐步降低,市場會朝著場景化需求的方向發展,走入專車專用2.0時代,而MPV就是承擔多人出行的極佳方式。
同時,MPV這類在場景化需求下誕生的車型,增長曲線往往有一個相對較長的鋪墊過程,時機一旦成熟,就有扶搖直上的趨勢,但車企布局產品往往會提前,所以在市場總量不大的情況下,已經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市場格局。
兩種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曾經,在購置稅減半政策和商轉乘等戰略影響下,2016年國產MPV市場的批發銷量飆升至242.4萬輛,創下該細分領域的最高紀錄,但隨后的走勢又是如何呢?2020-2022三年的銷量分別下滑到了107.1萬輛、108.6萬輛以及94.3萬輛。
從今年Q1的情況來看,24.3萬輛的銷量相比去年僅有1.3%的提升,這還是3月份MPV銷量達到10萬臺,同比增長39%的情況下才讓一季度銷量勉強轉正。
看起來,MPV市場似乎有點被過于高估,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我們將MPV市場繼續拆解可以發現,整個MPV的格局正在悄然改變,處于高低交換的轉型期。即低端MPV、產品更新慢的MPV以及亮點不突出的MPV在持續下降。相反,有著更高品質、更多亮點的高端MPV正在快速上漲,一正一負,市場總量似乎變化不大,實則已經風起云涌,
這一點從2023年Q1銷量結構就可以看出來。比如,常年霸占MPV頭榜的五菱宏光(參數|詢價)Q1銷量下降40.3%,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超過2.3萬臺銷量。同時,像風行菱智(參數|詢價)、別克GL8、本田奧德賽(參數|詢價)分別出現了48.4%、29.4%、47.4%的下降,而這四款車過去一直是TOP10里的常駐選手。
相對應的,騰勢D9(參數|詢價)、豐田賽那(參數|詢價)、極氪009、傳祺M8宗師等各個價位段具有代表性的高價值產品正逐步占領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高端客戶。
需要注意的是,高端MPV“吃掉”的并非是低端MPV市場的份額,從用戶模型來看,中高端MPV的增長有大部分是源自于增量,而中低端MPV消費群體大部分被越來越卷的中端SUV搶走。
也正因為看清楚了這點,從沒造過MPV的魏牌、理想、小鵬前后入局,陸續推出旗下首款新能源MPV車型。
02 如果沒有錦囊 就回歸MPV本質
在新能源產業飛速更迭的今天,包括MPV市場在內的領域都迎來了新生,幾乎所有人都在探討未來MPV的形式和場景。在如此向好的變革環境下,沒有人會唱衰一個潛力未被完全挖掘的車型。而事實似乎也在強力證明著,當MPV“觸電”后,市場邊界會持續向外拓寬。
但市場越是喧囂,對于“新人”來說把控產品的方向和定位就越難,什么是高端?SUV的豪華與MPV的豪華是一個概念嗎?什么才是好的MPV?市場對高端MPV的需求是什么?這些問題,對于魏牌高山的產品經理來說,都需要自己去尋找答案。
三流的產品經理,會拿市場上最優秀的競品里三層外三層的反復研究,制定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計劃;二流的產品經理,除了會認真去理解對手的產品之外,還會取精去粕,讓亮點更集中,讓產品標簽更突出;一流的產品經理,研究目標人群的出行特點,回歸MPV產品本質,不做追隨者,成為引領者。初體驗魏牌高山之后,我認為其背后就是一流的團隊在打造這款產品。
從使用場景來說,任何MPV都需要一個具有高級的、自然的、有親和力的造型與氣場,過去熱銷的MPV都做到了這點,從埃爾法(參數|詢價)到別克GL8,從騰勢D9到豐田賽那,沒有深刻記憶點的設計就是恰到好處的設計。
高級酒店也好,機場也罷,亦或是學校門口,好的MPV往往能很好的融入環境,不突兀,不自顯。認識的,知道這是魏牌高山,不認識的,覺得這是一輛很有氣質的MPV,精致但足夠內斂。
千萬不要以為這樣的設計就很好達成,平庸和自然完全是兩回事,MPV的線條和前臉一旦處理得不好,就很像大面包,前擋的斜率、L113的長度,都極其考究。就像當年卡宴取消車身腰線時飽受爭議那樣,無腰線的設計很難把控好度,設計太過,就很容易造成“車身肥胖”,顯得笨重,不夠動感,如果處理得當,流暢的車身就會帶給人高級的感受,直到今天,還不斷有設計師在學習并運用無腰線的設計語言。
而高山的風格就恰到合適,既有水幕格柵這樣的標志性品牌設計,又很克制沒有將前唇過度前伸,水幕前臉保持近乎90度的垂直,有不怒自威的效果。
在整車氣場的營造上,高山表現出來的更多是協調、流暢,初見面的時候,一眼掃過去,沒有很突兀的細節,也沒有很深刻的印象,但駐足停留之后,才發現尾燈、車門、格柵等位置,全是亮點。高山所呈現出的氣場和觀感,已經完全超出了它所在的5米級別,達到了更大級別MPV水平。
除了看的協調,在坐得舒服這件事上,高山同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舒適認知1.0時代,填充物夠厚、夠軟通常被認為是比較好的一種乘坐表現,所謂“大沙發”的概念也來源于此,但隨后人們馬上發現,單純依靠填充物,并不能適應所有人的身材,且在長途乘坐過程中,座椅過軟反而會導致腰腹更累,隨后零重力座椅被大家認為是更好的一種汽車座椅形態,這是舒適認知2.0時代。
但零重力座椅有個很大的問題是,它大幅改變了座椅本身形態,在行駛過程中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所以通常是城市里低速通行、靜止等待的兩種場景下才得以用上零重力座椅?;诖?,大家又把注意力轉向高速長途的乘坐舒適性。
高山的辦法是,在保持座椅夠寬、夠大、夠厚的基礎之上,局部調整座椅的支撐,并增加可自由調節的部分。通過對人體工學的反復研究,在該硬的地方硬,該軟的地方軟。同時,再將第二排與第三排的乘坐體驗調整到相近,保證全車人的乘坐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高山第二排座椅與第三排座椅共用軌道,理論上來說給與了空間無限的想象,后備箱的空間自然也取決于第二排與第三排的腿部空間了。
不過高山的座椅也不是近乎完美,一個是沒有橫軌,第二排座椅中間距離已經固定,既無法合理調整社交距離,也無法進一步增加第三排的進出舒適性;二個是二排座椅充電口的位置略微尷尬,如果能增加扶手位的無線充電就更好了。
但總體來說,高山回歸了MPV的本質,將舒適性與靈活性發揮到最大,讓人在第一時間接觸到它的時候,能留下個相當不錯的印象。
03 弱化屬性 強化場景
過去我們常說,一臺MPV不管是定位家用也好、商用也罷,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方向,瞄準對應的市場,但賦電之后,家用、商用這種對MPV市場定位的1.0標準已經可以逐步被淘汰了。
原因很簡單,當你仔細研究家用與商用的使用場景時,會發現超過八成的時間里,兩種場景的實際需求是比較一致的,過去之所以要對家用和商用場景進行區分,主要還是無法在主流價位區間里同時滿足功能多樣化與機械性能,要么取舍,要么增加成本直接做豪華MPV,但40萬以上的市場又牢牢被豐田把控。
所以,當新能源完全刷新了傳統車輛制造的成本結構后,成為一個私密的、舒適的、智能的多功能移動空間,就是新一代MPV最切實際的定義。尤其是對于魏牌高山這類沒有前代車型歷史包袱的新品而言,更要突破現有定義,延伸出具備可持續OTA場景定義的能力。
同時,新定義下的新能源MPV本身也是一個市場空白,當日系品牌還在為混動MPV的市場潛力而左思右想,為挖空每一寸內部空間而絞盡腦汁的時候,如果可以將MPV從智能到空間全部重新定義,就已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產品思維了。
再說了,兩田在MPV上挖了幾十年空間,中國品牌如果繼續在這些維度競爭,并不見得有優勢,只能是反復內耗,持續內卷。
基于產品定義的變化,未來關于MPV的營銷和體驗方式也同樣要有所改變。
過去,購買MPV的人是先確定需求,再挑選具體車型,是賣方被動,買方主動的市場格局。而新時代的MPV要主動出擊,讓消費者發現原來MPV有這么多玩兒法,讓普通家庭用戶發現MPV可以增加更多生活樂趣,讓企業用戶了解MPV原來早已不僅僅是機場到酒店的兩點一線。
而品牌方,則需要在展廳選址、裝潢,銷售顧問服務理念、服務時間,試駕方式、時長,傳播形式、節點等全維度去改變現有的做法。比如,讓傳統的4S店渠道與商超店一樣營業時間延長到晚上8點以后,滿足下班體驗的用戶;做大型體驗項目,原創綜藝,直播MPV露營的48h;試駕時間延長到24h甚至48h,讓客戶可以開回去充分感受并體驗車型等等。
這種營銷方式,理想是用的最早、用的最好的汽車品牌,但依然有升級和優化空間。
最后
雖然MPV向高端化、智能化的轉移趨勢非常明顯,但基于中國市場的消費環境,高端MPV注定無法和高端SUV比量。所以,MPV產品力要更強,想象力要更豐富、玩兒法要更多才能足夠吸睛。但從車企的角度來說,高成本的投入與大范圍的改革在回報率上未必比SUV更高,且風險更大。此刻,一個高瞻遠矚且雷厲風行的決策者就顯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