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以來,汽車市場的競爭到了一個空前白熱化的階段,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傳統燃油車,都掀起了一陣“價格戰”,可以說為了爭奪份額而不留余力。
(相關資料圖)
然而,有競爭肯定就有失敗,誰將成為新一個倒下的車企也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這不,曾是“老頭樂霸主”的雷丁汽車就率先傳出了破產消息。
面臨著“生死劫”
據悉,雷丁汽車成立于2012年,總部設于山東省濰坊市。不過從天眼查了解到,雷丁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5月5日新增了一則破產審查案件,案號為(2023) 魯0725破申1號,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均為雷丁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經辦法院為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人民法院。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雷丁汽車陷入約百起民事案件,且多為被告方,涉及買賣、借款等合同糾紛,并涉及部分執行案件,9起限制消費令,涉及被執行總金額4093.8397萬元。而雷丁最為人關注的,還是2023年1月14日創始人李國欣的那一封“實名舉報”信。信中,李國欣指出,雷丁汽車被逼虛報工業產值及銷售產值46.83億元。此后,雷丁汽車的發展就奄奄一息,在業界看來,它也早就面臨著“生死劫”。
也曾是“占號神器”
把時光倒回到六、七年前,雷丁汽車其實也非常風光過。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1018年,這家車企的銷量分別為15萬、21萬和28.7萬輛,連續三年蟬聯低速電動車銷量冠軍,并且市場占有率一度超過30%。在當時來看,雷丁汽車確實就是“老頭樂霸主”,其他車企很難在這個領域與它競爭。
然而,盡管由于車身小好停車,價格便宜等優勢,讓其快速成長為了新的“占號神器”。可雷丁汽車也有著低速電動車該有的缺點,相比起現在市面上在售的宏光MINI EV,雷丁并不屬于“正規軍”,因為它無需牌照和駕照就能駕駛,甚至有時候不受交通規則的約束,所以老頭樂也一直被認為是馬路上的“殺手”。
為了能夠規范交通,老頭樂也在前幾年開始被嚴肅整頓,而雷丁也被迫向“正規軍”轉型,但后來的結果可想而知,雷丁自然不再如魚得水。
“老頭樂霸主”為何落得一地雞毛?
在雷丁進行轉型的過程中,它曾先后斥巨資收購了秦星汽車和野馬汽車,而獲得生產資質后,雷丁也開始了自己在乘用車市場的造車之路。
相比起很多造車新勢力,雷丁最好的一點就是把車造出來了,甚至還一口氣推出過雷丁i3(參數|詢價)、雷丁i5(參數|詢價)和雷丁i9(參數|詢價)三款新能源汽車,不過從銷量上來看,這幾款車型的銷量都不盡如意。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雷丁又在2021年推出了雷丁芒果,這臺車在當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銷量更是達到了30467輛,不過到了2022年,雷丁芒果也出現頹勢,這也導致整個車企的銷量斷崖式下滑,2022年全系電動車的銷量更是不足8000輛。
毫無疑問,雷丁汽車的頹敗也是能夠預見的。一方面來看,雷丁汽車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術實力,畢竟靠著“不正規”的低速電動車起家,就注定雷丁不會有什么新能源技術儲備,即便后來收購了野馬汽車,可從推出的產品來看,雷丁依舊還是那個雷丁,基本沒有做出什么改變。
另一方面來看,市場競爭力的加劇,導致雷丁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要知道,在雷丁汽車所在的微型電動車領域,如今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新車,宏光MINI EV就不多說了,奇瑞小螞蟻(參數|詢價)、QQ冰淇淋、長安奔奔E-Star(參數|詢價)等等車型都是“好手”,這也讓知名度更低的雷丁很難去競爭。況且從產品實力來看,以雷丁芒果來舉例,一臺售價4.89萬的電動車,竟然續航才130Km,甚至還沒有安全氣囊,如此寒酸的配置連宏光MINI EV都不如,你說別人放著“網紅車”不買,憑什么賣你呢?再加上雷丁在營銷、服務等方面的水準都不能和前面這些大廠比,被人遺忘就是它的宿命。
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雷丁汽車早就是一地雞毛,所以破產確實是在意料之中。更別提說靠著欺騙的方式來獲取企業發展資金,也注定雷丁的誠信被大打折扣,沒有技術實力,口碑也越來越差,服務質量還參差不齊,雷丁似乎也沒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