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于5月25上午十一點發布了一則聲明,內容顯示,長城汽車早在4月11日便向相關部門舉報比亞迪旗下熱門車型秦PLUS(參數|詢價) DM-i、宋PLUS DM-i(參數|詢價)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不達標。
對此,比亞迪做出正面回應,大致意思是長城測試的車輛為長城自己購買,不符合國標要求的送檢狀態,因此檢測報告無效。
本次涉事秦PLUS DM-i、宋PLUS DM-i使用的是常壓油箱,而不是高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為什么插電混動車要用高壓油箱呢?
【資料圖】
一般來說,汽油揮發氣被炭罐吸附,當整車運行時,可以利用發動機的進氣負壓,將炭罐中的油蒸氣脫附至發動機燃燒處理,避免油氣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環境并滿足法規要求。
但是插混車輛如果經常使用EV模式,發動機在不啟動的情況下不能產生進氣負壓,進而也就沒有辦法將碳罐中的油氣脫附。
當碳罐吸附能力到達上限,多余的油氣會排放到大氣中,進而不滿足排放需求。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幾乎所有的插電混動車型都采用高壓油箱。
款比亞迪秦(參數|詢價) PLUS DM-i冠軍版
2023款比亞迪宋(參數|詢價) PLUS DM-i
長城舉報比亞迪,這是競爭關系中的正常手段,但顯然,雙方的競爭關系越來越緊張了。
今年第一季度乘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526.2萬輛和513.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3%和7.3%。而比亞迪銷量逆勢上揚,前三個月累計銷量440798臺,環比上月增長31.37%,一舉超越了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427269臺,登頂中國汽車銷量榜首。
比亞迪在過去的這幾年,一路長虹,無論銷量還是技術積累都做到了行業頂尖。然而這幾年也是中國汽車市場最卷的時間段,成為比亞迪背景板的不僅僅是合資品牌,而是所有汽車品牌,長城也是其中失意的一位。
2023年,長城雖然推出了Hi4混動技術,號稱2024年將全面普及四驅,其目標很明顯,對標的便是比亞迪笑傲江湖的DM-i混動技術,當然在時間上已經遠遠落后于對手。
原本是兩家在各自領域的佼佼者,長城專注SUV市場,比亞迪專注新能源,可在電動化滲透率預計高達36%的情況下,一切平衡都被打破。
不僅僅是長城,只要沒有新能源護城河的企業,都面臨著落后要挨打的局面,銷量和業績,預期和市占率,品牌成長,企業戰略壓力撲面而來。
長城通過研究過比亞迪的這兩款車,存在設計上的缺陷,同時選擇環保這個關鍵點,進行實名舉報,第一涉及環保法規違法的范圍很廣影響很大,第二針對環保的混動也是釜底抽薪的一招,第三選擇的車型可謂是比亞迪頭牌選手。
現在看比亞迪如何應對,其策略上有從設計意圖、環保檢測、國家認證、檢測規范、客戶等方面展開,是否演變為互相潑水找麻煩的,得看雙方高層如何進行謀劃。
此次的檢舉,更是將比亞迪又一次推上了風口浪尖,隨著比亞迪汽車銷量連年上漲,隨比亞迪汽車銷量的增加,車輛品控問題開始凸顯,海豹座椅塌陷、車輛異響、新能源車自燃等問題。
本次又出現了熱門車型偷減配置,采用常壓油箱等問題,比亞迪作為國產車的龍頭老大,汽車偷減配置等問題應正視起來,而不能把消費者當做韭菜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