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超越中國的人口數量,平均年齡28歲,這意味著印度不僅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而且是下一個世界市場。因此很多中國企業紛紛跑去印度發展業務。
不過最近接二連三的中國企業在印度遭遇了滑鐵盧。先是印度扣押小米555億盧比(約合48億元),如今上汽MG印度工廠被印度強行低價收購。
【資料圖】
【1】上汽失去名爵印度公司控制權!
根據《印度斯坦時報》的報道,印度金達爾西南集團(Jindal Southwest,簡稱 JSW)正試圖收購名爵汽車印度有限公司(MG Motor India)部分股權,該公司為上汽集團在印度設立的全資子公司。
JSW集團將會持有上汽名爵印度公司45-48%的股份,經銷商和印度員工持有5-8%的股份。從而超越中方持股比例,經過這樣一番操作,上汽集團將失去對印度子公司的控制權,名爵印度公司將成為一家被印度人掌控的公司。
并且此次收購已經得到了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
【2】上汽MG試圖保住資產
印度《經濟時報》還透露,原本上汽集團針對此次收購的開價是按照80-10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但是經過一番“溝通”之后,名爵印度公司的估值直接降低到12-15億美元。
并且根據媒體報道,上汽集團還試圖想通過擴大對印度投資來保住資產。包括計劃投資500億盧比(6.11億美元)在印度建設新工廠,同時擴大純電動汽車的本土化生產制造。但最終上汽的計劃沒有落地。
上汽MG 2017年進入印度市場,投資32.75億人民幣收購通用汽車印度工廠,并徹底改造。是第一家去印度的中國企業。經過了6年的發展,投資了這么多錢,在發展勢頭還不錯的情況下,卻被印度搶走了,令人惋惜。
【3】印度為何對MG下手?
目前鈴木,現代,豐田,起亞都在印度設有工廠,為什么印度要對MG下手呢?我個人猜測,首先是因為印度的營商環境糟糕,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汽車,都陸續關閉了工廠,退出印度市場。面對印度的龐大市場和人口紅利,通用,福特都表示玩兒不轉了!還在堅持的就是日韓企業。
其次,印度本土的保護主義抬頭,特別是針對中國企業。比如說2020年禁止了中國100多個APP,小米,OPPO,vivo都遭遇了嚴厲調查,而MG也是中資企業。
第三,目前還在印度發展的汽車企業有很多,以日韓系品牌為主。這些企業在印度投資更多,市場規模更大。而MG在印度市場只能排在第八位,市場份額只有2%。所以“先挑軟柿子捏”,MG是最容易下手的一個。
第四,上汽MG在進入印度市場之后,最開始是CKD生產,后來上汽一直努力培養本土產業鏈,以印度本土零部件,替代進口零部件,截止2022年底,本土零部件供應已經突破50%。或許印度也是認為供應鏈體系已經做強做大,即使沒有了中國也能實現車輛生產。
【4】上汽MG印度被強行收購,給我們哪些啟示?
首先,作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消費市場前景巨大。如果因為一兩次失敗就放棄,那么損失可能會更大。更何況日韓企業目前在印度發展的都還很好,因此印度市場是我們不能放棄的市場。
其次,既然印度的經商環境不好,中資企業進入印度之后,一定要在遵守印度法律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技術壁壘,供應商壁壘,不輕易的交出家底。讓印度人不得不依賴我們,此次MG被印度惡意收購,也有自身的原因。因為是收購英國品牌得來的,上汽MG長期以在中國就說自己是中國品牌,到海外就說自己是英國血統,然后非常主動進入各種五眼聯盟市場、印度市場甚至中國臺灣市場。而上汽MG好像真的相信對方就是把自己當成盟友,在這些敏感地區刀尖上瘋狂跳舞,甚至敢于幫印度人搞本土供應鏈。因此才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