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眾所周知,電動汽車在電池特性上易受寒冷氣候的影響。但新研究結果顯示,夏季高溫對于電動車的續航的影響也非常大。也就是說,如果高溫環境持續下去,那么對于續航來說也是不利的,會有很大的續航衰減。
總部位于美國西雅圖的Recurrent是一家機構,每年研究和測試數千輛汽車以分析電池。該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如果外部環境變得非常炎熱,電動汽車的行駛距離將減少三分之一。
這家機構沒有透露確切的車型,但表示,當溫度上升到攝氏38度以上時,一些車輛的行駛里程減少了31%。
在去年的零下氣溫下,行駛距離最多減少了30%。福特野馬mach-E、大眾ID.4均在溫度降至攝氏1度以下時,行駛里程下降了30%左右。
只是數據目前非常有限,公司方面表示:“38度下的行駛距離損失范圍基于極度有限的數據。接受汽車新聞采訪時解釋說:“在平均駕駛環境中,持續達到38度是極其有限的環境,很難收集這些數據。”
密歇根大學電池研究所研究員格雷斯說:“在高溫下行駛距離減少可以理解為化學現象。”“一旦達到40攝氏度以上,陽極的被動釋放層就會開始破壞,其破壞會導致液體電解質的消耗,縮短電池的壽命。”
Recurrent是否會公開高溫下損失最大的型號的數據,還有待觀察。此前,電動汽車被發現不需要特別冷卻,但隨著電動汽車普及率的提高,熱管理問題不斷發生。
這意味著今后電動汽車也不能像內燃機一樣在熱管理上自由。也就是說,可能會再次出現冷卻電池的散熱器格柵等裝置。
現代汽車在不久前公開的IONIQ 5N說明中,相當強調了電池冷卻系統的技術。不僅如此,各國制造商還在不斷開發針對電池劣化、高溫環境的應對設計。
不久前,中國的權威媒體也對國內主流的純電動汽車進行了高溫測試,所有車型的續航達成率也就是64%,其中,國產車型的平均續航達成率64.8%,合資和進口品牌續航達成率62.3%。這也從側面驗證了,高溫會對續航帶來負面影響。高溫環境下,對電池本身續航有一定影響。其次,高溫環境下,空調基本上都是最大功率在運行,能耗占比也會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