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電模式獲點贊 北汽藍谷有望率先受益

  • 發表于: 2020-05-27 10:42:34 來源:證券日報網

5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部長通道”回應有關新能源汽車相關問題時表示,下一步,政府將從新能源汽車供給側、需求側和使用側持續發力,使新能源汽車有一個更好的使用環境,讓更多的消費者愿意選擇新能源汽車。

“除了落實好財稅支持政策之外,我們還將鼓勵換電模式的發展,鼓勵地方在公共服務領域更多使用新能源汽車,比如執法車、物流車、環衛車、公交車、出租車等等,以此擴大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在提到新能源汽車需求側的政策發力點時,工信部部長苗圩如是回復到。

公開報道顯示,這并非是苗圩首次公開討論換電模式,早在今年2月份,苗圩就曾到訪北汽藍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并“點贊”其在換電模式方面的探索和發展。

充換電是新能源汽車的兩種補能模式。其中,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技術在我國已有10年以上的運營經驗,從早期公交大巴到專用車,再到目前的乘用車,換電的應用領域不斷在擴大。截至目前,全國共有換電站300余座,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新能源汽車推廣較好的省市。相較于充電,換電模式以其高防護、高比能量等優勢越來越受到車企與用戶的關注和重視,再加上近兩年國家相繼出臺的支持政策,國內企業紛紛加入換電這一賽道中。

據了解,目前,國內運營換電的企業主要有北汽藍谷和蔚來等企業,以應用領域來劃分,北汽藍谷在公共領域和私乘領域均有布局,蔚來則是主要面向私乘領域。相較公共領域,私乘領域的換電站站點規模較小,服務能力也較弱。

北汽藍谷目前換電運營以公共領域為主力,其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換電站,每天大約能滿足5000輛出租車的運營服務需求,單站最高換電能力接近300輛出租車。

公開資料顯示,北汽藍谷是全球第一個將換電模式帶入大規模商業化運營的車企,持有世界首張電動汽車換電系統歐盟CE證書。早在十年前,北汽藍谷就開始研發換電車輛,推廣換電商業模式,探索解決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不足、充電時間較長等問題,經過多年研發,目前北汽藍谷已經實現3分鐘“換電”,幾乎與燃油車加油同速。

截至今年4月份,北汽藍谷已在全國建成換電站200余座,投放1.7萬輛換電車輛,累計換電480萬次,處于行業絕對領先地位。

自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在產銷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恢復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今年3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讓因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實質性利好。

業內人士指出,受新一輪的行業利好政策刺激,以及基于換電模式的優勢越來越被車企和用戶廣泛認可,關于制定行業標準,以及開發電池標準的討論日漸升級。從近年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來看,換電模式的推廣和普及,已被視為“在路上”。作為先發企業的北汽藍谷也已積極投入到行業標準的制定中。隨著行業標準和國家支持政策的出臺,北汽藍谷基于換電模式的“擎天柱”計劃,有望在政策加持下步入高速增長階段。(記者 向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