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起,滴滴順風車在北京、武漢、佛山、南昌、長沙等城市上線。試運行的順風車新方案對試運營的時段、距離提出要求,在準入門檻、安全流程上也公布了新措施。其中在女性乘客保護和司機準入方面的調整成為新方案的兩個焦點。
女性安全助手,能讓女乘客更安全嗎?12月27日,瀟湘晨報記者進行了體驗。
12月27日下午,記者打開滴滴出行APP進入“順風車”界面,選擇“乘客”一欄,在界面上出現了一個粉紅色浮標,旁邊寫著“女性安全助手”。在使用前,需完成乘客安全任務,安全任務包括“實名信息認證”、“安全功能確認”、“乘客安全知識學習”。
01
功能:增加軌跡異常預警
本次整改的變化之一是平臺推出了女性安全助手。記者注意到,此次針對女性用戶安全保護的功能中,有兩個新增安全內容,“軌跡異常預警”及“長途安全升級”。
對于“軌跡異常預警”,滴滴平臺的介紹是,對于行駛路線異常、車輛異常停留或中途軌跡消失等異常情況,女性安全助手將及時進行危險預警,為你的行程保駕護航。
對于“長途安全升級”功能,滴滴平臺的介紹是,當出現距離較遠的行程時,女性安全助手會為你提供自動錄音、增加同路人人臉識別的頻次等多項安全保護。
02
體驗:乘車時開啟全程錄音
12月27日下午5點17分,記者在順風車上發出訂單,7分鐘后,系統提醒已被接單,但需要記者確認同意該車主接單。記者確認同意后,順風車界面的“女性安全助手”彈出安全提醒,在乘車過程中可通過該功能監測行程安全,提供行程保護。5點44分,順風車趕到記者所在地點,系統顯示路程為10.2公里,中間有紅色擁堵區域,系統測算需39分鐘。
在乘車過程中,系統提醒,系統已開啟全程錄音;在行駛到南二環時,由于路段擁堵,車輛行駛速度放慢。車主告訴記者,滴滴后臺可以監測路段擁堵情況,如果因路段擁堵造成了車輛速度變化,不屬于異常情況。
記者搭乘的順風車車主姓鄒,他是一名外貿行業從業者,經常在長沙城區跑,2015年他注冊了滴滴順風車司機。今年12月23日,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后,他接到了系統發來的提醒信息,24日他就重啟了順風車。
時隔一年多,鄒先生發現,車主在使用順風車接單時,也發生了不少變化,第一個是地點有了限制。“系統讓我選擇4個常用地點,兩個星期才能更換一次”。鄒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順風車主接單是沒有這樣的限制的,此外,對于接客數量也有修改。
鄒先生介紹,以前一臺順風車最多可以搭乘3名乘客,而現在,只能有兩名乘客同時搭乘。此外,車主接單后,需要乘客反選,才能完成一筆訂單,“以前如果我接單了,乘客不需要再次選擇確認”。
此外,如今順風車出行開始及中途都增加了司機的人臉識別驗證,“這幾天一共接了7單,也就進行了7次人臉識別”。鄒先生表示,自己重新開始啟用滴滴順風車后,接單量保持在一天兩單,但這對于他已經足夠,“我不是以開車載客為主業,主要也是分擔一下油費”。
03
用戶體驗:出行安全感有了提升
“從機場、高鐵站回來,我都習慣打順風車,比較經濟實惠。”長沙河西某高校女生周同學告訴記者,此次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后,她又重新體驗了一次。這次體驗,周同學發現,經過用戶授權后開始錄音以及女性保護小助手等一系列項目讓她覺得出行安全感有了提升。
滴滴順風車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順風車重新上線后,主要通過行前防挑單、女性出行安全助手和特殊場景保護三大模塊來加強保護女性出行過程中的安全。通過女性出行安全助手,乘客可以看到當前接單車主的一系列信息,如什么時候通過了人臉識別,車主的車齡、駕齡等信息。在夜間、長距離出行等特殊場景下,平臺也會要求乘客添加緊急聯系人,車主側自動錄音加密上傳平臺,同時要求車主在接單前和接到客人時進行兩次人臉識別。
對于行駛路線異常、車輛異常停留或中途軌跡消失等異常情況,女性安全助手會提供自動錄音、增加同路人人臉識別的頻次等多項安全保護。
此外,提醒乘客記得設置緊急聯系人,拒絕人車不符及私下交易,注意行程中是否路線偏離。如遇緊急情況,隨時啟動110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