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能汽車獲得了廣州開發區提供的120億元資金,本以為將迎來“柳暗花明”,卻不料此時反而傳出了不少關于“欠薪”和“裁員”的報道,寶能造車之路究竟能否走通?恐怕寶能得先回答3個問題。
一問資金能否維系
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大概也不會想到,原本為了鼓舞士氣而發布的融資消息,會成為激發員工集體討薪的“導火索”。前不久,寶能集團與廣州開發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寶能旗下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總部將落戶于廣州開發區,而廣州開發區將向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戰略投資120億元。在企查查及天眼查等平臺核查后發現,這筆融資已經完成。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合作簽約消息發布的當天,相關微信公眾號評論區的留言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工資什么時候發?”“社保什么時候補?”“寶能還錢”等討薪言論。而在線上討薪無果之后,更是有大批員工向寶能總部大樓聚集,向集團追討拖欠的社保、公積金、工資以及2020年年終獎,有的外地員工甚至因為路途遙遠將帳篷扎在了總部大樓門口,上面還掛著寫有“寶能還錢”字樣的白色布條。汽車板塊并非個例,事實上,有不少寶能集團其他板塊員工吐槽被拖欠工資,包括物流、生鮮、網科、手機通訊等多個非上市板塊業務單位,也被單方面通知無法按時發放5月的工資。
比欠薪更甚的是裁員。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職員工透露,觀致是寶能汽車業務板塊中最先開始裁員的,比例大約為20%,有一些員工甚至沒有被預留工作交接時間,突然接到人事部門電話后,被要求立即收拾東西去辦理離職手續。1個月后,寶能汽車的其他業務部門也開始出現裁員的情況,相較一些還能被約談關于補償事宜的員工,很多未滿實習期的員工更慘,不少都面臨直接“被離崗”的命運。
引起注意的是,寶能汽車的資金問題遠不止拖欠員工薪水,有媒體曾報道稱,寶能汽車子公司——前海銳致投資有限公司曾在2020年7月出現高達16億元的逾期借款。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寶能汽車總資產達373.27億元,凈資產45.8億元,負債達327.47萬元。
顯而易見,盡管前不久剛入賬了一筆120億元的巨款,寶能汽車能否抗住現有的資金壓力,尚不能下定論。
二問產品何以為繼
對于寶能來說,收購觀致之舉究竟是好是壞,很難說。
2018年,在觀致汽車經銷商大會上,姚振華承諾,從2018年開始連續5年,每年向觀致汽車投資100億元用于新車研發,到2022年預計推出26款新車型。言猶在耳,曾經被視為自主品牌沖擊高端市場的重要代表,觀致的市場境況卻一日不如一日。
當然,在被接手的第一年,觀致出現了從未有過的高速增長。2018年,觀致共銷售完成63179輛,同比增長320%,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但遺憾的是,大家很快發現,這些銷量很可能是寶能汽車利用旗下聯動云租車業務“自產自銷”所達成的,并不具備可持續性。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統計,2019年觀致汽車全年銷量降至2.27萬輛,同比下滑高達64%;2020年,觀致汽車銷量僅為1.31萬輛。去年下半年姍姍來遲的觀致7,今年上半年銷量更是只有4380輛。
業內人士分析稱,此前困擾觀致的問題是經銷商不足、品牌力偏弱和市場定價過高等,自從被寶能接手,非但原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如今還增加了產品力下滑等問題,這讓觀致難以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以觀致7為例,盡管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搭載了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和360°環視系統等,但在外觀和內飾方面仍繼續采用了觀致一貫的產品設計,被吐槽沒有太多亮點,而且其主打的寶馬王子發動機,更是被業內人士直言是配裝在中華V7、獵豹瑪圖和風行T5等國產車的老產品,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從某種程度而言,觀致或許已經淪為了寶能的“棄子”,尤其是在后者發布了名為“BAO”的全新品牌之后。
不過,寶能規劃的GX16項目同樣遭遇“難產”。據悉,作為首款自研車型項目,GX16定位為B級純電動SUV,新車原計劃于今年內發布,10月上市并開啟銷售。但據了解,目前項目進展并不順利,由于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沒有給供應商付款,導致項目已經停滯7個月之久。“新品遲遲沒有推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技術難度大。”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造車本來就比較艱難,寶能原來預期產品能快速落地產生價值,但實際進度比較慢,這直接導致了寶能目前面臨經濟壓力和內部分化。
觀致現有產品賣不動,新車又陷入困境,難以想象作為一家造車企業的寶能汽車,在沒有拿得出手產品的情況下,能走好造車這條路?
三問基地利用率幾何
有人說,寶能不是一家地產企業,但這并不妨礙寶能汽車四處“圈地”。據報道,從2017年開始,寶能就以造車為名,相繼在廣州、西安、昆明、杭州、昆山和貴陽等地區瘋狂拿地。截至目前,其旗下的造車基地及項目占地已接近9000余畝,總面積約為457.44萬平方米,其中還包含8.15萬平方米住宅用地。
除了已有的江蘇常熟觀致制造基地和深圳寶能汽車制造基地(原長安PSA制造基地)以外,寶能僅有一個整車基地宣布建成并投產,那就是西安新能源制造基地。去年,寶能汽車集團西安基地綠色智慧工廠宣布正式建成,規劃總產能100萬輛,一期50萬輛,其中第一階段規劃產能達30萬輛。工廠建成當日,依托xEV平臺開發的首款車型——寶能增程式電動汽車(REV)正式下線。
那么,基地現狀如何呢?有知情人士稱,西安工廠的總裝車間外只停放著近50輛落了灰的觀致3和20余個觀致3白車身,這些車都只是從其他工廠運過來用以調試生產線設備的,且生產線自調試完成后一直處于閑置狀態。該人士指出,未來西安工廠肯定會生產寶能新能源車型,但具體時間和車型尚未可知。
據不完全統計,常熟、深圳、西安三大基地累計整車制造產能約為65萬輛,光是這些就已經大大超出了寶能現有的產品生產需求。但近年來,盡管多次下調項目產能,目前寶能汽車的產能目標仍高達365萬輛,這不得不讓人質疑寶能不斷擴張、四處建廠的初衷與目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基地還未完工時,該基地旁邊的“汽車小鎮”住宅區就已開盤,有媒體報道,去年9月該小鎮項目已拿到了預售權限,可售出項目包括公寓、別墅和Loft(大層高小戶型)。
資金壓力不小、產品銷量不佳、工廠大面積閑置,重重困擾與壓力之下,寶能造車究竟將走向何方?時間會給出答案。(施蕓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