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上半年利潤再創歷史新高

  • 發表于: 2019-11-08 10:13:33 來源:證券時報網

11月7日,豐田汽車發布的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財年(4月-9月)銷售額為15.28萬億日元(約9786億人民幣),增長4%。營業利潤為1.40萬億日元(約896億元人民幣),增長11%,合并凈利潤(美國會計標準)為1.27萬億日元(8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報告期內的業績超過2015年,創出歷史新高。雖然日元升值對豐田汽車出口造成壓力,但汽車的銷量增長和成本削減對利潤增長做出了貢獻。

汽車銷量方面,報告期內全球銷量為545.4萬輛,同比增加16.1萬輛。其中,北美銷售144.6萬輛,同比增加35萬輛;歐洲銷售52.4萬輛,同比增加3.1萬輛;亞洲銷售82.9萬輛,同比增加1.8萬輛;中東地區銷售23.4萬輛,同比增加4.6萬輛。股價方面,截至當地時間6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40.37美元,總市值1991億美元。

國產車企冷暖自知

相比豐田汽車的穩健增長,中國車企的日子相當不好過。根據中汽協的數據,當前車市已經連續下滑15個月,這是有史以來最久的一輪下滑。

國內最大車企上汽集團2019年上半年營收3762億元,同比下降19%,凈利潤183億元,同比下降31%。比亞迪的增長則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業務的增長。

今年1月,發改委同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到對汽車限購政策逐步放開的要求,提出要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已實施汽車限購政策的地方,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適度盤活歷年廢棄的購車指標。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發布的《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結合路段擁堵情況合理設置擁堵區域,研究探索擁堵區域內外車輛分類使用政策,原則上對擁堵區域外不予限購。

目前,上海、廣州、天津、杭州、貴陽、深圳、海南等地先后出臺了汽車限購政策,其限購方式主要是以搖號、競價和限行為舉措。其中,廣州和深圳已經在今年6月相繼放寬汽車限購措施、增加指標配額。其中,廣州市在原有額度的基礎上,自今年6月份起至2020年12月,增加投放中小客車增量指標10萬個。深圳市也從今年6月份起,在原定每年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為8萬個的調控目標基礎上,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4萬個。海南方面則表示,將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面放開新能源小客車增量指標申請資格條件及數量。而據媒體透露,北京也正在研究“以家庭為單位搖號”和“以停車位為條件搖號”等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方案。

新能源的境遇:國外政策支持力度未減

過去兩年,國內銷量高歌猛進的新能源汽車,在補貼大幅減少的情況下,銷量也出現寒冬。今年3月,中央四部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降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準。按照通知,2019年補貼標準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減少50%,2020年以后補貼就完全取消。補貼新政出臺后,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出現了連續3個月的暴跌,由6月份的13.4萬跌到了9月份的6.1萬,跌幅高達54%。

在美國上市的新能源汽車廠商蔚來汽車,因為銷量的持續低迷,最近半年股價已經跌去80%。

另外一個汽車大國德國仍然希望通過補貼刺激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根據路透社援引一份政府文件顯示,德國計劃在2020年起的五年內,將把向電動汽車購買者提供的補貼增加一半。根據上述文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補貼將從3000歐元提高到4500歐元;對于價格超過4萬歐元的電動汽車,補貼將增加到5000歐元。自2016年5月德國聯邦政府出臺“新能源汽車補助”措施至今,促進措施收效明顯。該補貼政策為期三年,至今年6月30日到期。

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經過2018年的迅猛增長后,2019年開始進入穩定增長軌道。根據美國EV Sales網站公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美國新能源汽車交付量達14.95萬輛,較2018年同期增長23%。其中,特斯拉三款車型占據了80%的銷量。隨著中國工廠的提前交付MODEL 3車型,特斯拉的銷量有望進一步提升。特斯拉的股價走勢近期也非常強勢,本周三收盤的股價327美元已經接近兩年前的高點,市值達到600億美元,超越通用汽車,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汽車廠商。(陳霞昌)

關鍵詞: 豐田 利潤 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