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宣布正式開放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多家企業在亦莊提供的RoboTaxi等服務引來眾多市民“嘗鮮”。
事實上,這只是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高速發展的最新一步。過去一年來,這里已做出無人化測試場景、自動駕駛高速公路場景測試等一系列在全國范圍內領先的嘗試。
從測試示范到商業化試點,背后凝聚著眾多企業的參與助力。6年來,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方科技”)和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智能車聯創新中心”)支撐著北京亦莊自動駕駛測試示范走在全國前列,以及以車路協同賦能自動駕駛的深入探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行業關注。
“聰明的車”離不開“智慧的路”
“‘聰明的車’需要‘智慧的路’賦能,車路協同能讓自動駕駛更安全、更便捷,”千方科技總裁潘璠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這一點是該公司基于交通領域的經驗積累,對車路協同的一個基本認知。
現階段,業界逐漸形成共識,并非在現有道路基礎設施上加裝傳感器、V2X模塊就能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而是要建設數字化的道路基礎設施。
潘璠認為,車路協同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了車載傳感器無法實現的“上帝視角”,提升其融合感知能力,在最大化確保安全性的同時,減少僅憑單車智能帶來的成本高企問題。
近年來,我國在智慧高速、智能路口等交通數字化領域有了諸多車路協同的探索,在特殊天氣下(特別是雨霧)為駕駛員和交通管理部門提供道路通行環境預警,提升效率和安全性。而這一切都得益于數字孿生技術的全面應用。
據介紹,數字孿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可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數字孿生技術因其具備實時性、閉環性,近年來被引入交通數字化領域,很好地解決了治理離散化、信息孤島化,以及治理模式相對單一且割裂等問題。
潘璠告訴記者,通過數字孿生技術使感知設備采集的交通數據與高精度地圖結合,構建自動駕駛模型,將真實世界1:1還原到數字孿生的場景中,并還原物理世界的運行規律,可滿足自動駕駛場景下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需求,從而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千方科技結合5G移動通信、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及邊緣計算等技術,開發出“數字孿生智能網聯汽車云控平臺”,實現人-車-路-云強耦合、高逼真度建模與實時仿真等功能,完成了對智能網聯設施數據以及自動駕駛汽車運營數據的全面接入、實時管理及運營。這一平臺已在北京亦莊自動駕駛測試基地中全面應用,為北京建成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提供支撐。
打造車路協同示范“亦莊樣本”
目前,全國27個省區已建成16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建成開放測試道路3892公里,發放測試牌照700余張,測試總里程超過700萬公里。
其中,北京與河北共建的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截至2021年底,自動駕駛道路安全測試里程超過390萬公里,占全國測試總里程的一半還多。此外,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牌照數、測試類型、開放測試道路里程數均居全國前列。
坐落于北京亦莊的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實際運營單位正是智能車聯創新中心。它也是全國首家自動駕駛測試與服務領域的市級產業創新中心。
智能車聯創新中心的使命,是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全生命周期測試、驗證、檢測與評估提供第三方運營服務,聚焦高級別自動駕駛直至無人駕駛的技術驗證與產業化落地,其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提出以“場-路-區”逐級遞進的試驗和示范環境為支撐,開展車路協同測試與示范應用。
據千方科技副總裁、千方研究院院長孫亞夫介紹,2020年,全國首個區域級支持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的開放測試區在亦莊設立,在技術上實踐了車路信息交互和感知協同。在路側基礎設施方面,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將以往按照使用部門劃分的監控視頻設備、非現場執法設備、卡口視頻設備、雷達與視頻檢測設備、紅綠燈、燈桿等,進行統一建設。“這個全新的模式將減少重復建設,降低成本。”他稱。
記者了解到,過去5年,智能車聯創新中心支撐北京著力解決了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產業發展的三個問題:上路難、評價難、測試難。北京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的首項政策,同時完成了自動駕駛能力測試評估的成套技術標準和規范,并建立了從封閉測試場,到開放測試道路,再到開放測試區三級測試驗證和示范的環境體系。
事實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從技術驗證進入產品和商業模式的探索階段,需要圍繞數字化基礎設施、先行先試的政策與監管、高價值場景、可行性商業模式和完整的產業生態等多個層面提供創新支撐。
新需求催生數字化運營模式
孫亞夫表示,如果將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城市建設統一起來看,可以看到車、路、城三者互為支撐、互為推動,密不可分。惟有如此,才能解決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誰來投入、投入產出如何來計算等問題。
現階段,城市的信息化設備和設施都是交管、交通、公安、城管等多個部門通過項目方式獨立建設,存在的問題:一是“桿件”林立、設備繁多,數據不打通、運維不到位;二是交通治理需求不斷涌現,車路協同無法真正實現。
對此,千方科技提出,應打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城市智能網聯數字化運營模式,這也是其“Omni-T2.0全域交通解決方案”的一大亮點。基于這一解決方案,千方科技可為各地提供自動駕駛示范的組織與運行機制設計、準入政策與牌照發放、運營環境與場景建設、運營監管與產業服務,通過標準化的服務型產品助力城市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打造智慧城市。
孫亞夫對記者表示,相關方面應以城市交通、交管、公安業務需求切入,基于道路基礎設施網,建設感知網、車聯網/物聯網、交通控制網“三網一體”,城市邊端基礎設施為主的城市數字化底座,政府各部門通過購買服務方式獲取數據服務,并基于這個數字化底座構建自己的場景應用。這樣做,一方面可實現規劃、建設、運營的一體化,確保資金使用效率、資產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變原來的資產管理為資產運營,有利于打造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運營產業。
對于數字化運營模式的前景,潘璠有一番更深入的解讀。在他看來,自動駕駛快速演進背后,是當前各行業處在從信息化時代走向數字化時代的轉型期,交通基礎設施在傳統上作為一種支撐性系統存在,但未來將變為生產性系統。生產系統的特點再于,隨著用戶需求不斷升級,系統運行和管理需要持續迭代,從而催生出全生命周期第三方數字化運營服務的需求。“未來,當自動駕駛規模化融入城市交通體系后,市場就會產生對城市電網及通信網絡等第三方基礎設施運營商的需求,助力真正實現可持續交通大愿景下的安全、高效、便捷和綠色。這也是千方科技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數字化運營解決方案的深層初衷和價值所在。”潘璠說道。(記者 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