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21年9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0.9%,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逼近榮枯線,但仍位于不景氣區間。
9月進入旺季,市場需求增加。但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馬來西亞疫情等影響仍在延續,減產壓力繼續加大,新車供應不足。目前熱銷車型緊缺、車價上漲、交付周期延長,均導致消費者持幣觀望,影響終端市場銷量。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產業協調部主任邱凱表示,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同比環比均出現下降,主要是由于汽車芯片短缺,其影響可歸納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導致經銷商庫存結構不合理,目前經銷商手里的庫存車基本都是市場需求量低的滯銷車型,熱銷車基本已經沒有庫存。
第二,是4S店銷售人員戰敗率不斷提高,成交率不斷下降。由于車型資源供給不確定,車輛價格上調和交付時間過長,客戶等待觀望情緒漸濃,還有部分客戶出現退單情況。據統計,9月份自然進店和邀請到店首次成交率已經下降到15%,正常情況下應為18%-25%之間,另外二次邀約成功率也明顯下降。
第三,是銷售顧問收入下降,交車不順利導致客戶抱怨提升,整體人員流失率上升。
邱凱表示,目前經銷商面臨庫存緊缺、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銷售規模開始縮減,再加上旺季也沒有推出大規模的營銷活動,導致客流量不足。而且新車交付周期在1-3個月之間,過長的交付周期導致部分訂單流失,經銷商主要采取保價措施,穩定銷量及盈利。
從分指數情況看,調查顯示,9月庫存、市場需求、經營狀況指數回升,平均日銷量、從業人員、指數下降。進入旺季,市場需求回升但汽車產量受限,銷量下滑。
從經銷商反映的10月份汽車市場需求看,因為有十一假期的影響,休息日的增加有可能帶來線下集客量的增長。考慮到目前大部分車型交付都是1-3個月,如果客戶想在明年春節提車最早也需要在10月份下單,因此整體上經銷商對10月份需求比較樂觀。由于需求的上漲,經銷商對10月份的經營狀況也是比較樂觀。但經營狀況如何更多要取決于車源供給的問題能不能得到有效緩解。
邱凱認為,從整體上來看,目前芯片短缺的高峰期已經過了。汽車廠家減產的情況逐漸得到緩解,但是傳導到終端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從經銷商運營情況來看,由于目前供貨比較緊張,經銷商目前處在保價銷售的狀態,整體上要保證新車銷售的盈利的水平,同時經銷商也在通過提升金融,包括雙保滲透率確保經銷商整體的盈利能力。經營和雙保是經銷商重要的利潤來源,也是未來衍生業務發展的重要方向,經銷商目前金融滲透率在50%-60之間,有些甚至可以達到70-80%,雙保做的好的能達到50%以上,有些甚至能達到60%。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建議,經銷商要根據實際情況,理性預估實際市場需求,合理控制庫存水平,以防庫存壓力過大,導致經營風險。同時,切勿松懈疫情防護,繼續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措施。(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