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全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觀摩現場會在遵義舉行,會議分析研判了當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勢,推動事故預防“減量控大”、隱患治理、聯動協作等工作,積極探索創新以大數據為支撐的高速公路新型管理模式和“一路三方”聯勤聯動機制,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資料圖】
2023年一季度,全省高速公路在人流物流車流增長壓力大的情況下,未發生3人以上事故,事故三項指標均呈下降趨勢。
“筑網行動”再深化,大力推進聯動共治
會議要求,各地要不斷建立健全協同共治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形成社會化綜合治理合力,提醒好、監督好、管理好沿線村民,從源頭上化解行人進入高速風險隱患。
在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各地要爭取屬地黨委政府支持,努力構建協同共治機制,明確屬地道交辦、應急辦、沿線鄉鎮政府、村居兩委、高速公路一路三方等各方職責,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戰斗合力,擺脫高速交警“單打獨斗”的困難局面,從制度上確保行人治理相關工作有序運轉。
在筑牢“五網”上下功夫。要全面推動精準查網,確定重點整治區域和路段以及具體點位,做到精準補網、精準建網,尤其是要對研判出的重點路段制定“一路一方案”做到強網、護網,確保有效預防行人隨意穿行、翻越護欄和上路候車等違法行為。要注重路巡與網巡相結合,發揮指尖巡查優勢,增強網巡密度,補位路巡真空,同時在路巡中堅持“眼勤、嘴勤”,堅決做到發現一起、勸阻一起,切實做到精準管控。
在疏堵結合上下功夫。“筑網”的同時,要切實解決群眾出行困難實際問題,及時組織清理涵洞、開辟農耕小便道等,引導群眾通過涵洞、橋下等安全穿過高速公路。針對群眾合理性需求,組織多方商議制定解決措施,最大化進行疏導,達到根治效果。
在科技應用上下功夫。在分析匯總轄區行人易進入高速公路的點段信息基礎上,積極推動道路經營單位新建專門的行人管理高清監控設備,實現對重點路段24小時遠程巡查,有效清理監管盲區,確保及時發現行人和留存相關證據,為行人管理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聯動協作”再細化,不斷固化經驗做法
2022年11月,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與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聯合制定印發了《貴州省道路交通“一路三方”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組織機構、議事規則,提出了相關工作要求。
2023年以來,省際間聯動協作工作也日趨完善,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組織召開了黔湘、黔滇聯動協作會,并到重慶總隊就省際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聯動協作工作進行了交流;與湖南、云南、重慶等地簽訂了《省際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警務協作機制》。
公安部交管局在《關于各地組織開展2023年春運交通管理工作情況的通報》中專門指出,“貴州、湖南、云南總隊召開聯席會議,構建高速公路‘警務聯合、應急聯處、平安聯創’工作格局,聯合防范嚴防交界區域安全風險”,對加強警務協作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肯定。
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將不斷完善強化“聯動協作”機制,固化經驗做法,助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上新臺階。
建立完善市際層面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聯動協作機制。一是各地要參照《貴州省道路交通“一路三方”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完善轄區高速公路“一路三方”聯動協作機制,健全惡劣天氣、節假日、危化品等交通應急預案,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防范、早處置。二是省內相鄰市州要建立聯動協作管控機制。暢通信息聯絡渠道、信息聯絡員制度,在信息交流、勤務部署、處突維穩、事故調查等工作中快速反應、及時處置、協作聯動。三是要建立完善省際相鄰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協作機制。市級公安交管部門要比照總隊與鄰省區市簽訂的《省際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警務協作機制》,建立健全并指導相鄰大(中)隊開展協作配合、互融共通,攜手打造“信息互通、資源互享、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工作格局。
探索建立高地聯動協作機制。要積極對接轄區屬地交通管理部門,探索建立高地聯動工作機制,切實發揮高地交警“一盤棋”的聯勤聯動效應,形成組織科學、有機協調、快速反應的工作格局,實現雙方交通管理工作相互推進,最大限度做好疏導、分流、管控工作,形成高地聯合處置合力。
“立體防控”再強化,及時消除違法隱患
要嚴管入口,建立風險防控合作機制,積極探索信息互通、勤務聯動、重點車輛管控等工作機制,織密環黔省際防控圈,實現“觸網—預警—提示—干預”閉環管控機制。
要健全完善“定點與巡邏結合、線上與線下互補”的日常管控模式,落實視頻巡查與路面巡邏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充分運用技術手段,常態化開展大數據分析研判,精準掌握轄區不同路段、不同時段機動車流量特點,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和警情的類型、數量及時空分布,針對性落實聯勤聯動機制,動態調整勤務部署。
要嚴格收費站出入口管理,強化對“兩客一危一貨一面”等重點車輛的檢查、提示、預警,及時消除、糾正易肇事肇禍嚴重交通違法行為。
要深度應用“惡劣天氣智慧管控系統”,提升處置效能。2022年,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在4處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布建了“惡劣天氣智慧管控系統”,并聯合省氣象局、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制定印發《貴州省高速公路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整治提升協作機制的通知》;今年,將推動7處高影響路段的點位建設,以后將不斷補點完善。
要健全跨區域信息共享、勤指協調機制,強化區域協同、高地聯勤。落實執法站分級分類查控機制,充分發揮緝查布控系統和執法站的協同聯動,實現“一處發現、兩地通報、多點查緝”,對重點車輛、重點違法實施布控攔截、精準打擊,形成區域整治合力。
“隱患整治”再謀劃,健全完善治理體系
隱患不除,事故不止。道路交通安全是民生工程、系統工程,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地要不斷完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進一步加強高速公路安全防范與治理工作。
要推動高速公路“一路三方”常態化研判會商,聯合開展危險路段排查,重點排查急彎陡坡、長大下坡、臨水臨崖、迎面相撞事故多發和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的突出隱患并建設隱患排查臺賬。
要按照一路一方案、一段一方案的原則,逐一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形成整改建議并函告業主單位,推進隱患整改治理,對不能及時整治的安全隱患,要提請當地黨委政府督促整治。對重點隱患、重大風險、重點區域實行分級分類掛牌督辦、掛賬整改,實現“發生一起事故,殲滅一類隱患,完善一批制度”。
要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打通交通堵點,治理秩序亂點,掃除事故黑點,完善大流量應對、惡劣天氣管控、突發事件處置等措施,確保實現“兩個下降、兩個不發生”的工作目標,全力以赴做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奮力推進高速交管工作高質量發展,為譜寫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自己的力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樹濤
編輯 吳浩宇